第143章 新春繁景(第1页)

腊月二十二的清晨,华夏城的薄雾像一层轻纱,笼罩着大街小巷。四大国贸商铺前,长队已经排得像条长龙。南商铺的红漆大门上,两盏丈高的红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灯笼面用三层桑皮纸糊成,上面绘制的“连年有余”图案栩栩如生,金线勾勒的鱼鳞在晨光中闪烁着细碎的光芒。门楣上“招财进宝”四个金粉大字,是文部最擅长书法的老先生亲笔书写,笔力浑厚,经过往来行人呵出的热气熏蒸,更显得温润饱满,仿佛镀上了一层蜜糖。

商铺内,铁制回风炉熊熊燃烧,炉膛里的无烟煤泛着暗红的光,将整个空间烘得温暖如春。靠近炉边的货架上,摆放着刚出锅的糖糕,蒸腾的热气在玻璃柜上凝结成水珠,顺着柜面蜿蜒而下,在柜底汇聚成小小的水洼。卖糖果的柜台后,圆脸掌柜正用竹夹子熟练地夹起麦芽糖,那糖块在阳光下晶莹剔透,泛着琥珀色的光泽,能拉出半尺长的糖丝。“孩子们,排好队,慢点挤。”他笑着拍了拍最前面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的头,“来,这是你的芝麻糖,含在嘴里慢慢化,可别噎着。”小姑娘接过糖,飞快地塞进嘴里,鼓起腮帮子用力嚼着,含糊不清地喊了声“谢谢掌柜叔”,逗得周围的大人哈哈大笑。

卖布料的区域被一群妇人围得水泄不通,一匹水红色的棉布搭在架上,边角自然垂落,宛如一道流淌的霞光。这棉布是用新收的棉花纺线织成,染色时添加了苏木和茜草,颜色鲜亮又柔和。“我看这布做棉袄再好不过,过年穿出去,保管全村数你家最体面。”西巷的王婶用手指轻轻捏着布料,感受着细密的针脚,“你看这针脚,匀得就像用尺子量过似的,比去年的麻布密实三成还多。”东头的李嫂却摇着头反驳:“我打算给俺家丫头做件肚兜,上面绣对鸳鸯,开春穿正合适。”两人正争执不下,掌柜的媳妇端着铜盆过来泼水,笑着插话:“两位婶子别争了,这布还有十匹呢,你们都买回去,做棉袄、做肚兜都足够了。”王婶最终扯了三尺红布,笑着说:“回头给俺家小孙子做件棉袄,过年穿得红火火;李嫂你做肚兜时缺丝线,尽管来我家拿。”李嫂也笑了,接过剪好的布料:“那敢情好,等肚兜做好了,先给你家小孙子瞧瞧。”

街角的腊肉摊前,木架上挂满了腌得油光锃亮的五花肉和香肠。五花肉被切得四指宽,每块都肥瘦相间,表皮上均匀地抹着一层粗盐,还点缀着细碎的花椒粒,那是用永乐城运来的上等花椒腌制的。香肠则是用猪后腿肉灌制而成,里面掺了姜末和白酒,远远就能闻到一股醇厚的肉香。摊主是个膀大腰圆的汉子,正用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