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栓的枣木棍在青石板路上敲出第三千两百七十下时,鼻尖突然钻进一股陌生的气息——不是尘土味,不是腐草味,是一种……冰冷的、坚硬的味道,像冬日结冰的河面,却又带着金属的凛冽。他停下脚步,侧耳细听,队伍里的抽气声此起彼伏,像被风刮过的芦苇荡。
“爷……你看!”赵柱的声音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小手紧紧攥着爷爷的衣角,指节泛白。
赵老栓顺着孙子的力道往前挪了三步,虽然看不见,却能从周围骤然凝固的空气里,触摸到某种震撼人心的存在。他听见身旁的李寡妇“哎哟”一声,怀里的婴儿被吓得大哭;听见断腿的王大山用袖子擦汗,粗布摩擦伤口的声音清晰可闻;还听见队伍末尾的张老汉喃喃自语:“这……这是老天爷搭的城墙吧?”
灾民们看见的景象,足以让他们忘记一路的苦难——三里外的地平线上,永夏寨像一头苏醒的巨兽,盘踞在平原上。那城墙高得离谱,仰头望去几乎要拧断脖子,赵柱数着城砖的层数,数到二十就晕了头。墙面光滑如镜,是用一种泛着银灰色的石头砌成的,夕阳照在上面,反射出冷冽的光,绝不是他们见过的黄土混合茅草的夯土墙。墙头上每隔十步就架着一架黑黝黝的铁家伙,炮口伸出城墙半尺,金属光泽在暮色里泛着凶光;守城的士兵笔直地站着,铠甲像鱼鳞般覆盖全身,阳光反射在甲片上,刺得人睁不开眼,手里的长矛比南境王府的卫兵用的长半截,矛头闪着淬了冰似的寒光。
最让他们心惊的是城头飘扬的旗帜——蓝底色的旗面,用鲜红线绣着个斗大的“华夏”二字和金黄色的龙图腾栩栩生辉,风一吹就猎猎作响,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我的娘啊……”李寡妇抱紧怀里的婴儿,指甲深深掐进自己的胳膊,“这墙怕是有八丈高吧?”
“不止!”曾在商队里打过杂的刘二麻子接口,他见过最大的城是中境的都城,“洛城的城墙才五丈,这至少八丈!你看那墙根,得十几个人手拉手才能围住!”
断腿的王大山让两个同乡把他抬得更高些,望着那座城,突然哭了:“俺们……俺们真的到华夏国了……不是做梦……”
不少人也纷纷擦拭着眼睛,然后惊呼连连:“不是梦,我们真的到华夏国了,真的到了。”
队伍里的惊叹声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敬畏与惶恐的沉默。灾民们下意识地整理起自己破烂的衣衫:李寡妇用衣角擦了擦孩子脸上的泥;刘二麻子把露出脚趾的草鞋往后缩了缩;赵柱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