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光伏厂遇袭时刺目的红色警报光,如同烙印般深深刻在联盟民众的视网膜上,即便警报解除多日,那抹血色仍在无数人梦中反复闪现。每当夜幕降临,城市上空的量子照明系统切换为幽蓝调,仍有不少人会突然攥紧拳头 —— 那些在警报声中狂奔的记忆,与失业潮带来的现实焦虑,早已在潜意识里交织成尖锐的刺痛。当人们还未从技术安全危机的阴影中走出,另一场裹挟着金属齿轮尖锐摩擦声与数据流冰冷嗡鸣的风暴,已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而来。
中部老工业区,高耸的烟囱依旧吞吐着灰蒙的烟雾,却不再有往日工人上下班的喧闹。曾震耳欲聋的机械轰鸣声被智能机器人整齐划一的电子嗡鸣取代,80% 的流水线工人在机械臂精准而无情的运作中,被迫放下手中磨出包浆的工具。他们站在空荡荡的厂房里,身影显得格外渺小而无助,脚下堆积的油渍与铁屑,无声诉说着往日的繁忙。老张站在自己曾日夜坚守的岗位前,抚摸着布满划痕的操作台,上面还留着他多年来做的标记,此刻却被一层薄薄的灰尘覆盖。
西南山区蜿蜒如丝带的田埂上,传统农工扛着锄头劳作的身影日渐稀少,智能灌溉系统如同沉默的钢铁巨兽,无声无息地取代了 65% 的农耕岗位。老农们布满皱纹的手掌抚过冰凉的合金管道,浑浊的眼眸倒映着自动喷头划出的银色水弧,眼神中满是迷茫与失落。李大爷坐在田头的老树下,望着不远处自动运转的灌溉设备,嘴里喃喃自语:“干了一辈子农活,没想到最后被这些铁疙瘩抢了饭碗。” 偶尔发出的叹息,被呼啸的山风瞬间吞没。
一时间,街头巷尾的全息广告屏集体熄灭了往日炫目的科技宣传,转而以刺目的猩红色不间断地滚动着实时失业数据 —— 失业率突破 18%。这串数字如同撕裂社会平静表象的伤口,在量子新闻弹窗里反复渗血,每一次刷新,都似尖锐的警报刺向每个人的神经。在量子通讯软件的群组里,失业者们分享着求职碰壁的绝望:有人连续投递三百份简历却石沉大海,有人在面试现场目睹 AI 面试官机械的微笑;学校门口,家长们因无力支付学费而愁容满面,他们佝偻的背影与孩子期盼的眼神形成刺痛人心的对比;超市货架前,人们对着上涨的物价犹豫不决,指尖在商品价签上反复摩挲,最终无奈放下。
整个联盟社会被焦虑与不安的情绪所笼罩,城市公园的长椅上,多了许多沉默发呆的身影;深夜的街头,偶尔传来压抑的啜泣声,与远处智能工厂的嗡鸣交织成悲伤的夜曲。在失业救济站外,每天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