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十八年,又到了为适龄阿哥择选福晋的时候。此次选秀是为九至十二阿哥择配,虽说这几位阿哥尚未得封爵位,可这场选秀依旧热闹非凡,不少世家大族的格格都报名参选,各怀期许而来。
二月十八,永和宫内,董佳佳端坐上首,目光落在阶下那位日后要做十阿哥福晋的博尔济吉特氏身上,眉尖几不可察地蹙了蹙,心底实在难生欢喜。
这位博尔济吉特氏,姿容算不上出众,只能说寻常。但草原日光晒出的健康肤色,倒添了几分别样的鲜活;许是常年骑马的缘故,眉宇间带着些疏朗英气,由内而外透着一股自在的自信。
只是这份气韵,被脸上那几分傲气硬生生折损了几分,加之她言谈间总对京中人事带着轻慢,常以蒙古出身自矜,仿佛天生便高人一等。自小在草原惯了无拘无束,一提及京中规矩便露不耐,全然是副不愿被束缚的模样。
方才一番问话,董佳佳倒没摸清她对与胤?联姻的态度,却先察觉出她对自己这端妃的轻视。转念一想,倒也不觉奇怪。她出身阿巴亥博尔济吉特部,皇太极的懿靖大贵妃、康惠淑妃皆是她的姑祖母,自身又是郡王之女。
她们又不是正经的婆媳,自己也只是个出身低微的帝妃,有这般家世,博尔济吉特氏看不上自己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若不是此次参选的博尔济吉特的格格里,唯有她出身最是尊贵,其余几位家世实在勉强,够不上与皇室、钮祜禄族联姻的分量,董佳佳真不愿选这般性子傲气的博尔济吉特氏,她与胤?实在算不上良配。
瞥见她坐姿间的疏懒,及眼神里藏不住的轻慢,董佳佳暗自叹了口气。她忽而想起平日低调温和的太后与咸福宫妃,又念及温僖贵妃临终前的嘱托,再想到胤?这些年经她暗中调和,与胤佑走得颇近,兄弟情分日渐深厚;倒是和八、九、十一阿哥往来淡了,也极少掺和大阿哥与太子的纷争,行事还算安分,对自己也素来恭敬孝顺。
这般思忖着,董佳佳才耐下性子,缓缓提点道:“大清与博尔济吉特一族早已定下你与胤?的婚事,既是祖制盟约所系,便容不得半分违逆。京城不比蒙古草原,吃住用度怕都要磨合。你既从草原来,往后不妨常去寿康宫走走,陪太后与太妃们说说话。她们见了你,或许也能解些思乡之愁。还有你那位咸福宫的姑母,她当年可是太皇太后亲口夸赞过的,举止言谈皆是蒙古格格的典范,你时常去探望、求教些,总没错的。”
见博尔济吉特氏眼底的轻慢敛了些,她顿了顿,继续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