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抵押(第1页)

就在他们即将走出会议室时,陆阳快步追了上去。

“蒂尔先生,请稍等!”

彼得·蒂尔停下脚步,略带疑惑地回头看向陆阳。

他不认为陆阳此刻会和他谈YouTube的融资细节,毕竟陆阳作为股东没有最终决定权。

“蒂尔先生,”陆阳压低声音,开门见山,“我听说Facebook的B轮融资即将启动了,是吗?”

这句话让彼得·蒂尔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他重新审视着陆阳,试图从他脸上读出些什么。

作为Facebook的天使投资人和董事会成员,他当然清楚融资计划。

“没错,”彼得·蒂尔承认道,“Facebook确实在筹备B轮。陆先生有兴趣?”

“非常有兴趣,”陆阳目光坚定,“在融资启动时,能否请创始人基金给我发一份邀请函?”

陆阳相信以创始人基金作为Facebook天使投资人的身份,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彼得·蒂尔深深看了陆阳一眼,这个年轻人似乎总能抓住关键点。

他点了点头:“可以。联系方式你可以从查德那里拿到。那么,融资时再见,陆先生。”

说完,他带着团队离开了。

在来美国之前,陆阳并未将Facebook纳入计划。

毕竟Facebook已完成天使轮、A轮,B轮融资门槛更高,想挤进去难度极大。

然而,彼得·蒂尔的出现,如同将一块诱人的蛋糕送到了嘴边。

作为重生者,如果不想方设法咬一口,实在说不过去。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钱从哪里来? 陆阳感到一阵头疼。

“车到山前必有路吧。”他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尽管引入创始人基金未能直接达成交易,但其出现无疑给红杉资本施加了足够的压力。

查德·赫利团队也心知肚明,红杉资本仍是YouTube现阶段最理想的选择。

这一点,在次日的谈判中得到了验证。

第二天上午,红杉团队如约而至。

迈克尔·莫里茨一坐下,便带着洞悉一切的笑容率先开口:

“赫利先生,我想创始人基金最终并没有接受你们2.5亿的报价,对吗?”

他的情报网显然高效。

查德·赫利保持着镇定:

“莫里茨先生,创始人基金虽然没有接受那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