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调查组(第1页)

与那群懒汉不同,台下绝大多数的社员,则爆发出更热烈的掌声。

他们都是靠力气吃饭的庄稼人,最恨的就是那些投机取巧的懒骨头。

林峰这番话,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也让他们对这个合作社更加信赖。

分红大会,在热烈而有序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村民们抱着一沓沓的钞票,像是在抱着沉甸甸的希望,三五成群地散去,兴高采烈地讨论着要添置什么家当,要如何规划未来的好日子。

然而,他们谁也没有注意到,在广场外围的一棵大树后,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正拿着相机,悄悄地拍下了这“瓜分财富”的一幕。拍完照,他迅速地离开了村子,朝着县城的方向而去。

当天下午,这些照片,就通过特殊渠道,送到了省城马国良副厅长的办公桌上。

马国良看着照片上那一箱箱的钞票,看着村民们脸上狂喜的表情,眼神愈发阴冷。

“哼,瓜分国有资产?聚众敛财?扰乱金融秩序?”他从嘴里吐出几个冰冷的词语,每一条,都足以致命。

他拿起笔,在一份文件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

文件标题是:《关于成立“林家村合作联社重大经济问题”联合调查组的决定》。

……

耀阳的阳光,洒落在了合作联社的每一寸土地上。

富裕,以一种最直观的方式,改变着这里的一切。

村里叮叮当当的响声多了起来。那是人们在为盖新房打地基。

崭新的永久牌、飞鸽牌自行车,成了年轻小伙子们最时髦的“坐骑”,车铃铛清脆的响声,在村间小路上此起彼伏。

谁家要是传来“咔嗒咔嗒”的缝纫机声,必定会引来一群妇女羡慕的围观。

日子,像是泡在了蜜罐里,甜得让人晕乎乎的。

刘翠翠彻底成了联社里的风云人物。她不仅是“纪律纠察队总队长”,更是“富婆”的代名词。她真的去县城供销社,托了无数关系,订购了一台十八寸的彩色电视机。虽然还没到货,但这个消息已经足够让她在村里横着走了。

她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搬个小板凳坐在家门口,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跟路过的妇女们“畅想”未来。

“等俺家电视机回来了,我就天天看《霍元甲》!”

“等俺家新房子盖好了,我要学城里人,装个电灯,拉个电线,晚上屋里亮堂堂的!”

她的炫耀,非但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