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残忍的刘韬(第1页)

本已拥挤的军营涌入大量平民,矛盾愈加尖锐。

更棘手的是粮食短缺问题,军粮本就紧张,如今还需分给百姓,士兵不满情绪高涨。

县府议事厅内,君臣齐聚。

刘韬端坐高位,忧虑地望向众将。

“数十名欲越城逃走的百姓已被擒获,如何处置,请公子定夺。”独臂的白将军上前禀报。

“这些忘恩负义之徒,既食我粮,又想投敌,该杀!斩首示众!”刘韬愤然道。

白义身体微颤,犹豫道:“百姓因饥饿才冒险逃离,情非得已,实不该如此严惩。”

刘韬为保军粮曾强征民间存粮,致使百姓被迫铤而走险。

“白将军所言甚是,此举恐难服众。”许仙附和。

“荒谬!”刘韬拍案而起,“若不杀此辈,恐引发效仿,军心何以稳定?”

白义沉默,虽觉苛责过重,也只能叹气离去。

许仙亦无奈叹息。

见无人再争辩,刘韬略显得意,望向窗外。

围城至第六月,刘韬愈发严厉,凡逃亡者,必杀无赦。

然而,强晚的求生欲望驱使下,众多百姓仍选择了冒险逃离。多数逃亡者在途中被捕,但也有少数侥幸逃脱,投奔至曹晚军营。曹晚善待这些幸存者,不仅给予衣食救济,更从他们口中得知登阳城内困顿的现状。

听闻刘韬霸占百姓粮食,甚至残害逃难者时,曹晚陷入沉默。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一道理,此刻深深烙印在他心中。“刘公子虽无大才,性情却冷酷无情,城中百姓着实可怜。”孙兴摇头叹息。

“不曾想刘韬如此冷血,那些百姓实在令人怜悯,我们何不前去相助?”柳春丽身为女子,心性本就柔软。得知百姓因饥荒逃亡,反遭杀害,不禁心生悲悯。

曹晚闻言只是默默注视着她,苦笑摇头。他深知自身无力改变现状,在这乱世,战争即是掠夺,无论土地、人口还是资源,都需以强凌弱。而这一切,终究苦了无辜的百姓。

但若因此放弃北伐,也绝非明智之举。即便曹晚无意主动争斗,刘渊也不会坐视不理,最终受害的仍是自家子民。唯有以手中利刃结束战乱,实现统一,百姓方能迎来安宁生活。

柳春丽听罢长叹一声,身为女子,她对弱势群体尤其不忍,尤其是襁褓中的婴儿。众人见状亦纷纷叹息,虽无力扭转局势,也只能表达同情之情。

此刻,曹晚忽有所思,说道:“速派使者,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