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第1页)

未料祖父与父皇相继离世,竟如此之快!”

“父皇仙逝后,你顺理成章,登基为帝!”

“可甫一登基,便闻二叔汉王朱高煦起兵靖难之讯!”

朱元璋默然。

这老四家的二子,竟欲步其父后尘,从自己侄孙手中夺取皇位?

“你二叔自封汉王后,便自视不输先祖汉王朱松,掌控汉中后更是自信满满。

然朱高煦岂能与朱松相提并论!”

朱元璋心生荒诞之感,苦笑不已。

朱高煦在军事上确有才干,却妄图仅凭一个封号,便能比肩甚至超越前贤?

真乃痴人说梦!

皆是老四教子无方,致其子有样学样!

念及此,朱元璋又将责任归咎于朱棣。

此乃上梁不正下梁歪!

“你迅速以铁腕平息了朱高煦之乱,这位自比秦王李世民与汉王朱松的二叔,终被囚于应天府。

而更令人震惊的是,面对其挑衅,你一怒之下,竟将其投入大鼎,活活烧死!”

朱元璋愕然。

这小子,竟比他爷爷还狠辣!

老四虽除老九,但至少给了痛快。

而他,竟将亲叔闷于鼎中焚烧!

这便是老四口中的好圣孙?

“汉王之乱平息后,你继续推行父皇新政,与民休息,并命郑和再度远航西洋!”

平日里,你也爱舞文弄墨,附庸风雅,更有一大乐趣,便是斗蛐蛐!

朱元璋见状,不禁气极反笑。

大明皇帝,怎可与市井之徒为伍,趴在地上斗蛐蛐?

但朱瞻基除却在对待朱高煦及斗蛐蛐之事上有所不足,治理国家倒也有模有样,继承了些许其父朱高炽的风范。

老四与朱瞻基,这爷孙二人,皆有治国之才,却也难掩其瑕疵。

不过,朱瞻基总比朱允炆那小子强得多。

宣德十年,你因病离世,年仅三十六岁,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庙号宣宗,葬于景陵。

你,朱瞻基,乃是大明继文景、贞观、开元、永乐之后的第五大盛世“仁宣之治”的开创者。

朱元璋惊愕不已,刚对朱瞻基的政绩有所肯定,怎料他就这般去了?

三十六岁,正值壮年,他也曾随老四北征多次,体魄怎会如此不堪?

还未等朱元璋多想,推演画面再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