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这份能耐与胆识(第1页)

终于,朱松等人所盼之队,携日月龙旗、皇家仪仗,自远方大路缓缓而来。

“到了!”朱松眼前一亮。

转瞬,朱元璋队伍近前,前锋乃淮西勋贵蓝玉等人骑马领先。

“臣等恭迎圣驾,皇帝陛下,太子千岁!”待朱元璋座驾停稳,朱松率众迎驾。

“平身。”朱元璋与朱标下车,环视众人,高声言道。

“孩儿参见父皇!”

“兄长,别来可好?”

朱松快步上前,向朱元璋与朱标含笑行礼。

“好小子,多年未见,真是大变样了!”

朱元璋再见朱松,心中感慨万千。

记得他当年离京就藩,尚是十五岁少年,如今已成长为成熟稳重的男子。

“秋儿,见过你皇爷爷和大伯父。”

朱松招手示意身后的朱匣秋。

“秋儿拜见皇爷爷,拜见大伯父。”

朱匣秋被徐妙锦领着上前,规矩地向朱元璋和朱标行礼。

“好!真是好孩子!”

朱元璋见朱匣秋,心情大好。

这孩子让他想起了朱标幼时,且他早已推算出朱匣秋未来必是宽仁的好太子。

然而,仁厚并不等同于软弱。

燕汉相争之时,瓦剌趁机南下作乱,朱匣秋年幼却敢亲自登上天水关城墙,等待瓦剌人的到来,排兵布阵毫不含糊。

这份能耐与胆识,非同龄人所及。

他的仁厚,仅对家人与忠臣良将而言。

“汉王妃徐妙锦,拜见陛下、太子殿下。”

徐妙锦亦上前行礼。

“徐丫头不必多礼。”

朱元璋望着徐妙锦,笑容满面,连连点头。

这位儿媳,未曾令他失望。

他们所生的朱匣焌与朱匣烨,亦是出色。

随后,朱松与朱标紧紧相拥,这是他们兄弟见面的独特方式。

“九弟,多亏你,大哥才能再至西安府。

多谢了!”

朱标感激地望着朱松。

对朱标而言,老九不仅是兄弟,更是救命恩人。

“兄长言重了。”

“咱们兄弟间,何须如此客气?”

“父皇,孩儿已在王府备好一切。

父皇与兄长一路辛劳,今日先在西安府歇息可好?”

朱松挥手示意,目光随即转向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