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主意!”
朱元璋满意点头。
仅父子三人在场,朱松亲自用赠予朱元璋的新陶瓷器泡茶。
“你所言金融改革,具体如何?金融又为何物?”
朱元璋接过朱松递来的大红袍,轻尝一口,面露惬意,好奇地问道。
“父皇,‘金融’乃市场经济调控资本,使之盈利之道。
换言之,掌控金融,即掌控市场资金流向。
您欲使资金流向何方,它便流向何方!”
朱松递茶给朱标,缓缓解释金融概念。
虽言语简洁,但金融深奥,朱松仅以浅显方式概述。
当下之重,是让朱元璋理解金融概念,认识到其重要性。
在金融领域,即便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亦是初学者。
否则,大明宝钞何以在短短数十年间贬值数次,引发通货膨胀?
当下大明宝钞,其价值已大不如前,与金银相较,贬值甚巨。
初时,大明宝钞与银两比值尚为一比一,即一两银之宝钞,等同于一两银之购买力。
然经数次贬值,今朝大明宝钞之购买力,仅存其原值之七成左右。
换言之,宝钞十两,仅可购得现银七两之物。
譬如购米,若以现银十两,自是易得;但若以宝钞,则需十三四两,方得售予。
“金融,乃经济活动之总称。
以大明为例,大明即为一市场经济主体。”
“欲使此主体之资金依我等意愿流动并受控,须借金融之力。”
朱松恐朱元璋与朱标不解,复又补充。
“汝之意,乃借金融之力,可控大明之财富?”
朱元璋闻言,面露惊愕。
对此,他实为门外汉,闻朱松之言,更觉难以置信。
“此解亦无不可。
但即便是国,亦难控全部资本。
控其一部,引导市场金融方向,即可保经济不崩,此即宏观调控。”
“资本虽众,然欲盈利,须循基本规则。
大明,即为大明市场之规则制定者。”
“朝廷定金融之规,资本于规内成长。
掌权者需善用此规,或改或立新规,以控市场经济。”
“其中,货币发行,尤为关键。”
朱松神色肃然,解释如上。
朱元璋与朱标聚精会神地聆听,唯恐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