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什么?又渡赤水?!(第1页)

赤水河畔的惨烈,如同冰冷的钢针,深深刺入每个幸存战士的心底。

部队沿着崎岖的山路,沉默地向遵义方向急行军。

队伍拉得很长,人人面带菜色,步履蹒跚。

湿透的军装被体温和行走的热量勉强焐干,又在林间的晨露与汗水中重新变得潮湿,紧贴着皮肤,又冷又黏。

伤员的呻吟被竭力压抑在喉咙里,更添几分沉重。牺牲战友的面容,在河水与硝烟中的最后身影,不断在每个人眼前闪现。

刘雅丽走在队伍中段,感觉每一步都踩在刀刃上。

身体的疲惫远不及内心的煎熬,她不断回放着渡河前后的每一个细节,试图找出那个导致灾难的关键失误。

是佯动不够逼真?是选择的渡河点太过明显?还是部队集结时暴露了行踪?

无数个“如果”在她脑中盘旋,每一个“如果”成真,似乎都能挽救回一些年轻的生命。

那种深入骨髓的自责,几乎要将她压垮。

直播间的弹幕也失去了往日的喧闹,偶尔飘过的几条,也充满了沉痛和思考:

“看着这些战士的眼神,我好难受……”

“雅丽姐别太自责了,战争就是这样,没有万全之策。”

“可是,明明可以避免的啊!为什么要走回头路?”

“前面的,不懂别瞎说,主播的决策必然有深意,只是我们还没看懂。”

看到关于“深意”的弹幕,刘雅丽嘴角泛起一丝苦涩。

深意?她现在只觉得自己的决策蠢透了。

她只是一个凭借着历史答案“作弊”的考生,当考场情况稍有变化,她就原形毕露,还连累了无数人。

经过连续数日的强行军,部队终于抵达遵义城外。

此时的遵义,守备相对空虚,大部分黔军已在之前的追击和赤水河阻击中消耗、分散。

疲惫不堪的红军战士们,将所有的悲痛和愤怒都倾泻在了攻城战中。

战斗异常激烈,但比起赤水河畔的绝望,这种正面攻坚反而让战士们觉得痛快。

他们用刺刀、手榴弹,用着憋了一路的狠劲,硬生生冲破了黔军的防线,再次占领了这座熟悉的城市。

进入遵义,部队获得了短暂的喘息之机。缴获了一些物资,战士们终于能吃上一顿热饭,更换一下破烂的衣物,伤员也得到了初步的安置。

然而,空气中弥漫的并非全是胜利的喜悦,更多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