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不收是古代军队中负责侦察、警戒的精锐特种力量,以明代边防军体系中的“夜不收”最为典型,其名称源于部队常于夜间隐蔽执行任务、不轻易暴露或回撤的特点。
其核心职能集中在边防领域,可以深入敌境(如蒙古、后金控制区)侦察敌军兵力、部署、粮草动向,同时探勘地形险易与水源位置;必要时在边防线外巡逻警戒,及时发现敌军袭扰迹象,为后方军队传递预警信息。
而且其选拔以“实战硬能力”为标准,多从边军精锐中筛选,要求精通腰刀近战、快弓、短弩远射,具备长途奔袭的耐力,且警觉性强,可适应边境风沙、严寒等恶劣环境;另带少量干粮与简易路线标记工具。
所以在收到卫朗承的命令后,天枢军立刻抽调了一个千户的胸甲骑兵和精锐斥候,以小队为单位撒出去,以夺回战场的主动权;
抚顺关外,午时刚过。
春日的阳光勉强驱散了些许寒意,却照不透辽东大地弥漫的肃杀之气。
积雪融化后的地面泥泞不堪,马蹄踏过,溅起浑浊的泥点。
一支十二人的骑兵小队正策马缓行,穿梭在略显荒芜的丘陵地带。他们人人身着天枢军特有的精钢胸甲,甲片在稀薄的阳光下反射着冷硬的光泽。
为首的队正田恺,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四周,尤其留意着地面上任何不寻常的痕迹。
此处正是前日一支明军夜不收小队遭遇不测、全军覆没的地方。
“头儿,看这蹄印,新鲜得很,像是今早留下的,往东北方向去了。”
队中负责追踪的好手老马勒住缰绳,连忙下马,趴在一处泥地里盯着观察了片刻之后,看着几处清晰却杂乱的马蹄印低声说道。
田恺闻言,举手示意全队停下。他翻身下马,蹲下身仔细查验。“不止一匹马,”
他捻起一点被马蹄翻出的湿泥,“看这深度和间距,是建奴的快马,数量……恐怕不下二十骑。”
副手凑过来,面色凝重:“二十多骑?这帮鞑子,吃了前天的甜头,果然又摸回来了!胆子够肥的!”
田恺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冷笑一声:“不是胆子肥,是贪功,更是没把咱们放在眼里。他们以为还能像前天那样,捡个便宜。”
他环顾四周地形——这里地势略有起伏,左侧是一片低矮的土坡,坡上稀稀拉拉长着些耐寒的灌木和枯草,右侧则是一条尚未完全解冻的浅沟,倒是处不错的设伏地点。
“老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