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选秀(第1页)

不同于辽东战场上的刀光剑影、血溅沙场,千里之外的大明京师,正笼罩在一片看似祥和的喧嚣之中。

时值四月,春意渐浓,御花园内繁花似锦,但一股不同于往年的暗流却在宫墙内外涌动。自御驾亲征以来,在朱由校的默认下,宫中辈分最尊的刘太妃以“辅佐新君、稳固国本”为名,牵头筹备皇帝大婚选秀事宜。

消息一出,朝堂上下一片附和,一场为当今天子朱由校遴选后妃的盛大选秀,正式拉开了帷幕。

自朱由校登基以来,先是雷厉风行整顿宫内,查抄贪腐官员家产;再是重拳打击走私,整顿盐政;随后又以“通敌”“谋逆”“走私叛国”之罪,接连灭了把持晋商命脉的张家、王家、范家、靳家,连带着清算东林党余孽,朝堂之上早已是人心惶惶。

所以此时选秀,朝中诸多大臣,如首辅方从哲、李邦华等,对此事可谓乐见其成,甚至颇为积极。

于公,天子大婚乃国之大事,关乎社稷承嗣;于私,不少人也存着几分私心——期盼着少年天子在成婚之后,性子能沉稳些,或许就不会再那般“任性妄为”,动不动就御驾亲征,或是掀起朝堂风暴,触动太多人的利益。

“陛下已经年满十六,大婚之事确实刻不容缓。”文华殿的偏书房内,内阁首辅方从哲捋着花白的胡须,对李邦华道,

“少年人血气方刚,若有后妃在侧规劝,想必能收敛些性子,少出宫巡营,多在朝堂处理政务。”

李邦华深以为然:“首辅所言极是。此次选秀务必周全,绝不能出半点差错。”

他转向一旁垂首侍立的礼部主事,肃声道,“选秀的人手都已派出了吗?各地的榜文是否张贴到位?记住,凡年龄在十三至十六岁、身家清白、容貌端丽的良家女子,都需登记在册,不得遗漏,也不许滥竽充数!”

“回阁老,”主事躬身应道,“各路宦官已持皇命赴南北直隶、山东、河南等地,榜文昨日已尽数张贴。地方官也已接到文书,正协助排查适龄女子,绝不会误了陛下的选秀大事。”

大明选秀自有成例,流程繁琐却井然有序。整个过程需经“海选、初选、复选、精选、留宫、晋嫔、选三、钦定”八轮筛选,层层淘汰,最终才能决出皇后与嫔妃人选。

海选与初选由地方官与宦官共同负责,先核查女子的户籍、家世,剔除身家不清、有过恶名者;再粗略观察容貌体态,淘汰明显不符合标准之人。

复选与精选则移至京师近郊的行宫进行,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