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楼另一个包厢。
魏隐与杜怀仁等读书人,在房间延伸的观景台上坐着,旁边有打扮娇艳的女子服侍。
“许久没来倚翠楼,没想到今日却齐聚了。”杜怀仁哈哈一笑,主动提杯。
众人对饮后,也纷纷朗笑道:“奶茶喝多了,都差点忘记倚翠楼桃花酿的滋味。”
“魏兄还是如往常一样,不喜美色?”一个搂着娇艳女子的读书人看向独自坐着的魏隐。
“我来倚翠楼,是作诗的。”魏隐抿了口酒,淡淡道。
“哈哈,魏兄家风很严,能来倚翠楼已经不错了,大家就别再调侃他了。”杜怀仁朗笑一声。
“今日倚翠楼文风鼎盛,听说连江南第一才子崔文生都亲至,我等又是陪衬啊……”一个读书人叹了口气。
“那崔文生可是流萤姑娘的狂热追随者,而且还是崔家世子,富可敌国啊。”旁人附和道。
“哼,有钱又如何,真以为咱们怕他?”
“此次七夕诗词会比的是诗才,可不是比谁有钱。”
其实他们都是世家子弟,家里也不缺银子。
只不过对比第一大世家的崔家来说,还是差了不少。
“江南虽然诗词兴盛,可我帝都也不输于他们,今日有魏兄在,诗魁之位他们可抢不走。”杜怀仁摇晃着折扇,轻笑道。
魏隐摆了摆手道:“今日在下也是陪衬。”
众人闻言一愣,旋即想到什么,一个个皆是露出苦笑之色:“的确,听说上官忠也来了倚翠楼,以他的诗才,这诗魁之位非他莫属。”
帝都四大才子中,魏隐与杜怀仁算是最接地气的两人,经常与读书人私下聚会交流。
但是,其他两人才算得上真正的诗才无双。
一个是当今四皇子,另一个就是上官忠。
这上官忠七岁便会作诗,这些年更是写了无数名动帝都的好诗,就连国子监众大儒,都夸此人诗才无双,日后有希望成为大乾诗魁。
“你们说,那苏言会不会来?”突然有人问道。
众人脸上的笑容纷纷凝固。
苏言在甘露殿舌战群儒的事情,被民间编了无数版本广为流传。
那首“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把天下读书人的遮羞布全给揭开了。
弄得他们提起此人,就厌恶至极。
“没事提他干嘛,晦气!”一个读书人连呸三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