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李秋的话,李道宗满是诧异的看向了他。
“一年之久?”
“这是什么差事?”
随后,李秋也就把突厥草原上的难题同李道宗说了一下。
“目前,扶州的两万余僚民,已经得到陛下恩准,迁徙到草原之上。”
“可是这两万余人,对于地域辽阔的草原来说,作用甚为微小。”
“所以我打算向陛下请求,效仿扶州。”
“将各地经常叛乱的僚民,全部迁徙到草原上去。”
“以此来增加我大唐对草原地域的掌控。”
“同时对国内的这些僚民也能有一个震慑。”
“让他们今后再要叛乱时也会心生忌惮。”
“这个事情,别说是一年,估计就是数年也未必能完成。”
“正好也能随了江夏王你的意。”
听到此,李道宗心中了然的点点头。
“听你这么一说,倒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按我的估计,这吐蕃看样子也翻不起什么大风浪了。”
“你还是尽快的向朝廷上奏才是。”
“就今年初叛乱的这些僚民,已经足够我们忙碌上一整年了。”
秦琼这时候也是笑着说道:“道宗。”
“难得在此相遇,又没有什么大事。”
“这段时日咱们好好的喝上几杯。”
“你呢,年节之前就离开了京师,四处平叛。”
“如今正好也得此机遇放松一下,歇息几天。”
随后,在秦琼的相劝下,他和李道宗跑去喝酒。
李秋这边政务繁忙,估计也就只有晚上闲暇时才能陪他们一起。
大概十几天之后,这次扶州城事件终于尘埃落定。
吐蕃当面的道坞城,将格桑剩余的几百名手下全部遣送回来。
交与了扶州城的唐军。
而在朝廷方面,吐蕃的使臣也来到长安,按照松赞干布的意思,陈述自己的立场。
无论如何,李秋之前的所有期待,均是落了空。
他没有想到,这吐蕃竟然这么怂,让他毫无出师之名。
至于李秋向朝廷的请求,李世民也予以恩准。
命李道宗率领三万兵马,各地州府配合,专门来负责僚民北迁之事。
而李秋、秦琼、云中等人,则是被催促着,尽快的返回到了长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