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李秋的话,弃宗弄赞敬了李秋一杯酒。
“幽州王你的这份胆气,我着实的敬佩。”
“其实还有一件事,我一直都是难以理解。”
“我吐蕃虽小,但好歹我也是一位赞普,深知治理一个国家的难处。”
“尤其是在平衡国内的各种势力,军中将领这方面,更是得小心翼翼。”
“慎之又慎。”
“而像你如今,大手一挥,幽州十几万精锐铁骑就甘心给你赴死。”
“可以说,你如今手下的兵力,可以轻易扫除世间任何一个国家。”
“要是我的吐蕃,有这样势力的一名武将,重臣的话。”
“我怕是夜夜难寐,整日忧心不可。”
“而你们的大唐皇帝,究竟是怎么样视你这样如无物的?”
这时候,李秋颇为自信的笑着说道:“赞普之所以不解,也是正常。”
“我们陛下,乃是千古之帝王。”
“并非寻常的君主可以比拟。”
“就是像赞普如此的颇有功绩的明君,也是无法相比。”
“尤其是我们陛下的自信,胸怀,以及对整个大唐的掌控力,更是超乎想象。”
“当然,我们陛下一直以来对我都是无比的器重。”
“他也相信我,永远也不会做拥兵自重,危害大唐之事。”
“可能,在我们陛下心中,甚至是从未拥有过赞普你的这种想法。”
听着李秋的话,弃宗弄赞连连点头称是。
不过在他的内心之中,却是陷入到了更加的疑惑之中。
李秋很明显,是没有做过君主之人。
听他所说,看似很有道理,实则是背道而驰。
一位真正的帝王,越是什么千古明君。
就越是对手中的权力,对麾下的朝臣、武将拥有着极度的掌控。
绝对不会允许有,李秋这种超脱于牢笼之外的猛虎在自己家院落中游荡。
出于自己极高的政治敏感性,弃宗弄赞总隐隐觉得有哪些东西自己始终是没能抓住。
对于大唐的君王李世民,尤其是大唐近些年的显著变化。
弃宗弄赞是瞧在眼里的。
说这位大唐皇帝为明君,他是绝对的认可和赞同。
但是要说李世民对这位大唐幽州王的种种,他着实是看不懂。
也不怪大唐的太子对这位幽州王恨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