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让本王去求长孙无忌?(第1页)

听着李秋的话,犹如暮鼓晨钟一般。

振聋发聩,让高侃和薛仁贵两人瞬间就惊醒起来。

两人的眼神之中,也重新换上了一片清明,与警惕、防范与冷冽。

……

另一边,大唐长安。

东宫之中的李承乾几乎快要被各地雪片一般递交上来的紧急奏折烦到爆炸。

也就是几天不到的功夫,各地就纷纷传来了洪水汛情。

原本的河道瘀滞,洪水泛滥出去,冲毁了大量的农田,房舍。

甚至是许多州府的府衙,都没能幸免。

一时间,农田里的庄稼被毁,家里的房屋、存粮尽皆被洪水淹没。

无数百姓无家可归,无房可居。

洪灾导致的灾情,还在进一步的加剧、恶化之中。

此时此刻,东宫的诸多附属之臣,均是满面忧色的聚集在此。

新任宰相高士廉,也是十分焦急的对李承乾进谏说道:

“殿下。”

“眼下我大唐各州府,均是发来了灾情急报。”

“这洪水不同于前几年的旱灾,来势过于迅猛。”

“多处州府,也都是准备不及。”


“据目前他们报上来的,溺死者,就达数万。”

“真实情况,可能还会更多,更为的严重。”

“臣以为,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要尽可能的赈灾。”

“开仓放粮,救治百姓。”

“不然的话,这一次洪灾死伤百姓的数目就太大了。”

这时候,新任吏部尚书杜正伦也是躬身说道:“殿下。”

“臣当年也是被下派到各地,辅助各地州府处理灾情。”

“眼下我们除了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之外。”

“还要格外督促各地州府,严防瘟疫的发生。”

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进谏,李承乾只感到头大如斗。

最终实在是忍受不住,直接摆手说道:

“你们不要在本王这里说这些大道理。”

“眼下这千钧一发之际,本王直接放权给你们。”

“由你们去亲自督办赈灾之事。”

“像高士廉,居中协调。”

“尤其是协调户部的钱粮和各州府的分配方面。”

“同时本王还让你主管吏部之事。”

“凡是以赈灾有利的,你可酌情对官员任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