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芙蓉园与秦王府(第1页)

听着高士廉的话,李世民心中甚为反感。

可是又不得不说,出仕入相多年的高士廉陈述之事,也是颇有道理。

至少是找不出什么漏洞来。

而且因为李秋那无人所知的真实身世。

李世民自己也承认。

自己对于这个亏欠已久的儿子,却是宠溺了许多。

这若是换成其他的武将,绝无可能有李秋如今的待遇。

自古以来,被皇帝除掉的军功赫赫的名将难道还少吗?

所以,李世民也就懒得同高士廉费口舌。

点点头,应了一句此话确有道理。

随之,他又将目光看向了黄门侍郎马周。

“马周,你本身就是从芙蓉园中走出来的。”

“对这次赈灾之事,也更是参与到了其中。”

“所以这几份奏折你也来看看。”

“也说说你的见解。”

随之,马周也从命的恭敬接过几份奏折,认真的看了看。

自打马周来到芙蓉园之后,也是见惯了太多关于李秋的无端指责和污蔑。

所以,此刻他的心中倒也谈不上愤怒。

只是现在芙蓉园的立场上据理力争。

“回禀陛下。”

“这几份奏折对我芙蓉园的指责实在是荒谬。”

“可能连陛下您也可能知晓。”

“除去长安城中的芙蓉酒楼外。”

“在我们大唐其他州府,还有着六十余家芙蓉酒楼和芙蓉驿站分苑。”

“包括各地的茶行在内。”

“整个芙蓉园的运输链条,自然也是以拥有运河的长安城为中心。”

“在芙蓉园之内,以及在长安城周边,自然是有着不少的仓库。”

“用以贮存粮食,药材,茶叶等物资。”

“供给各地,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粮食,看似量大,但分派到各地之后,也只是正常的供需存储。”

“这些人总不能因为芙蓉园粮食多了,就以此毫无根据的污蔑北平王有不臣之心吧?”

“若是以此为论,连芙蓉园都受到如此质疑。”

“那天下间还有哪个地主,豪绅敢继续的响应朝廷号召。”

“慷慨解囊,放粮赈灾?”

“岂不是要寒了天下人的心?”

“要臣说,这群上奏折之臣子,才是真正的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