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三章 高明(第1页)

因为李存义与李瑞东两位名家坐镇,所以此次北洋大考,并没有所谓的淘汰赛或复赛,而是根据每个人仅有一次的比武表现,直接由两人暗中做出考评,甚至还备下了案宗留作中华武士会或北洋军日后他用。

杨猛的这场比武时间虽短,但给所有的观战者留下的印象,却是出奇地深刻。

“此人的拳术,已经练出了风骨!”

“其对拳劲控制之精妙,俨然已有大家风范!”

像双李的这种评语,在此次大考中还是独一份,而考评的对象,自然是一战成名的‘赵无极’!

若是放在平时,这很可能又将被传为武林中慧眼识人的佳话,可放在了涉及到切身利益乃至大好名声的北洋内部大考这种非常时期,显然便是足以令许多无缘再战者的眼中钉肉中刺。

一千多卷案宗里面,能被北洋军优先考虑聘请为武术教头者,不过只有寥寥三十个名额,而这三十人在经过二次考核并正式聘用后,据说还可以直接获得年后举办的天下第一英雄大会的复赛名额……

这件事情,已经成了北京城中不是秘密的秘密。

而这三十个名额,自然也就成了众矢之的。

武林中人,首重名声,何况还是如今横扫天下的北洋军团武术教头这种上佳的资历。

所以,当杨猛这几乎是板上钉钉晋级的考评,在某些别有用心之人传播出去之后,转眼便在许多自认为没有发挥正常的拳术高手中,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所谓大浪淘沙风吹尽,没有一个人喜欢做那被淘汰下去的砂砾。

这卷宗虽然在中华武士会里备了案,可到底还没有最后宣布结果不是,如果能够挑战杨猛成功,那么自己自然便可以名正言顺的替代他进入北洋军……

自古以来,便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句老话,更何况这些来自于天南海北,大多桀骜不驯的实战拳术名家。

当然,因为北洋三杰极为看重此次大考,所以众人即便是心里算计种种,可到底还是没人敢在暗中使坏,在经历了足足两天的观望之后,终于有人忍不住正面向杨猛挑战起来。

“不知赵无极师傅可在,在下广东蔡李佛沙展飞,想与赵师傅切磋一番!”

冯国璋为了挽回自己在袁世凯心中的地位,此次比武大考可谓是用尽了心思,虽然做不到给每个参赛者的武者都准备好上好的食宿,可他包下的那十几家京城客栈,也足以令这些高手们温饱无虞。

当然,像杨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