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三章 二次革命(第1页)

“叔叔的意思是,这杨猛的手上,相当于掌握了明代的锦衣卫,却又几乎不在上层领导的严密控制之下……”

陈祖焘听到这里,心里在恍然之余,也感觉颇为震撼,因为遍观历朝历代,都不曾出现过这样的机构和力量。

民国刚刚建立,党内的那些元老的麾下,有着各自领导的革命组织和武装力量,但远远不及中情局这种处于藏匿状态,又融于江湖之中的谍报机构之可怕……

“可如果是这样,孙先生和黄先生为何不施以手段加以控制?”

“孙大炮虽是民国革命的旗帜,然其政治理念过为圆滑,虽善于变通,偏不擅政争和管理,加之杨猛毕竟救过他,怎么都算是过命的交情,于情于理,于公于私,他都不太可能去做这个恶人,哪怕他明知两人的政治理念实是南辕北辙……”

说到这里,陈其美有些头疼的叹了口气,揉了揉紧皱的眉头。

“至于黄兴,在革命爆发前,便与杨猛私交甚笃,为了躲避当时清廷的追杀,杨猛从北京一路护送他去湖南,行程两千里余,救过他不知多少次,两人之间的之信任与默契,还在孙大炮智商之上,黄兴这些年……在党内一直兼任中情局局长,就是为了给他保驾护航……”

叔侄两人一路分析谋划,将其中的线头一一理清,而浩浩荡荡的车队这时也终于停下,出现在了浪淘沙后门的弄堂外面。

上海人十分注重排场,一家生意的兴隆与否,大多可以从正门外进进出出的人,看出这个地方的消费档次,然而真正有经验的老江湖,最为关注的,却是后门。

因为只有后门,才能看到平日里见不到的大人物。

所以,当车队到达后门的弄堂外时,依然可见诸多黑衣马子、包打听和小白相人,在观望着浪淘沙这边,接下来可能出场的大人物,能否给他们带来更值钱的消息。

可是任由这些江湖人再怎么猜,也想不到会在这后门看到堂堂的上海沪军都督……

一时间,整个弄堂内外变得鸡飞狗跳,便是坐在混堂里狂吃海喝的杨猛,都察觉出来整个混堂里的气氛,变得更加肃然。

然而,杨猛显然不会做出任何动作,只是坐在二楼,等待着陈其美的出现。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礼节问题,而是借此表明彼此的态度和排场,可由此一来,也让更多的人看了出来,这位高权重的上海王,和这神秘的年轻人,地位竟然是平等的。

陈其美见此,并没有觉得意外,而张金堂则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