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铺码头,是上海滩最繁忙的客运码头,每天从这里来到上海的外地人不计其数。
尤其这几日,因为各地武门高手云集上海,倒有大半选择走的水路。
杜月笙手里搓着两个核桃,悠闲的走在前面,至于原本不离手的烟卷,在师娘若离的严令下,如今已戒了一个多月。
今天他特意的起个了大早,带着一干的心腹兄弟,还有新纳入麾下的头马——快脚七二老白,一同来到了十六铺码头……
“你这核桃盘得忒没格调,正经人的核桃都是文盘,哪里有你这样比武夫还莽,把核桃搓得嘎吱嘎吱响的?”
杜月笙的身后,马走日皱着眉头嘟囔着,还有昨天便提前收到消息的袁珊宝,听见马老这么说,忍不住捂着嘴巴和二老白一起偷笑。
说起二老白,还得从那日十六铺码头一战后提起。
当日杜月笙撒出银两,安排二老白和那几个生擒了外埠枪手的青帮红棍,去浪淘沙混堂里吃酒、孵身、玩小娘的时候,便说晚上黄老板会宴请他们几个。
到了晚上,黄金荣忙完了圣玛利亚医院的事情后,也没拂了杜月笙的面子,直接去了浪淘沙,请这几个好汉吃喝玩乐一条龙……
如此也就罢了,偏偏黄金荣在酒席上,就看出了杜月笙对二老白几人的看重,临走又特意的抬了杜月笙一句……
“以后就是自己人,跟在阿笙的身后好好做事,他很快就要开堂坐馆了,有的是给兄弟们大展拳脚的机会!”
于是,从那天之后,杜月笙麾下就又多出了几个敢打敢拼的红棍,而杜月笙也不小气,虽然还没有正式开堂坐馆,却已提前将几条油水丰厚的街区,安排给了二老白和这几个兄弟。
在上海滩,都是金钱至上,其他的青帮坐馆,很少有如此舍得给兄弟们油水的大哥,感念于此,二老白几人自然是纳头便拜,从那天开始便随着杜月笙形影不离。
当然,这里面还有马走日的一份功劳。
若非他‘无意’中说出要收二老白做记名弟子,这个在杭州当了两年大哥的汉子,也不会如此轻易的跟了杜月笙。
马走日年轻的时候,在北方那也曾是响当当的黑道大佬,看人和御下的功夫,连杜月笙都觉得深不可测,若非是想偷偷懒,给杜月笙的身边多安排几个高手,以他这年逾古稀的年纪,怎么可能有闲心调教记名弟子。
无奈这几日来上海的过江龙,实在是太多了,关键大多数都是有望抱丹坐胯的化劲大拳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