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究自分明。
一时轻信人言语,自有明人话不平。
民国初立,南北两派泾渭分明,而民间的文人武士,也对这民国和双方的领导人,各自有着不同的看法。
不过,从普遍性来讲,袁世凯的威望之高,还有手上掌握的力量之强,都已得到了天下人的共识。
如此,自然便有更多愿为袁世凯效忠之人,将南方的革命党视为操弄民心的乱党,而辛亥三杰更是成为这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其中,又以宋教仁为刺杀的第一目标。
因为此时的孙中山,正沉浸在袁世凯给他画下的铁道梦里,拿着几十万龙洋的丰厚年薪,为了修建铁路青史留名,而不断奔走于全国各地。
至于杨猛的老大哥黄兴,自打九月末去了北京后,便在袁世凯一系列的迷魂汤下败走麦城,他甚至认为,此时拥有强盛北洋新军的袁世凯,才是民国大总统的最佳人选。
对此,孙中山不止一次的在一些场合中表达了他的不满。
事实上,辛亥三杰中,如今唯一保持清醒的,只有宋教仁。
他自唐绍仪内阁辞职以后,便彻底认清了袁世凯的权谋之策,不仅串联五大党派重组了国民党,更是利用自己三权分立的政治纲领,和他与生俱来的演讲天赋,获得越来越多的政治家支持,也让国民党奠定未来赢得国会大选的势头。
一旦国民党胜出,占据国会第一大党的位置,那么,袁世凯的大总统权力,必然会受到国会的极大约束,如此一来,这乱世第一枭雄怎么可能坐以待毙?
这一点,自打青衣派出了红楼的丹境高手,昼夜轮替的那种保护着陈真与宋教仁后,便清醒的认识到了。
哪怕杨猛通过陈其美,公开在江湖上放话,他堂堂武道第一天王神猴要死保宋教仁,却依旧没能震慑住那些视袁世凯为一代明主的武门高手、北地刺客和南派枪手。
乱世之中,最不缺的便是引刀求一快的杀手,更不缺的就是想扶龙而上,强借天机大势之人。
哪怕陈真在张金堂的调教下,在安保工作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将宋教仁的行踪隐藏得十分妥帖,却也架不住宋教仁奔走各地公开演讲。
这就像在玩捉迷藏,你每次藏过以后,就会在对手没找到的地方公开喊话亮相,但凡对手稍微上点心,就不难找到你藏身的规律。
事实上,在宋教仁开启了巡回演讲之后,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红楼和中情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