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王立新的话,叶永安跟王兴国也把耳朵竖了起来。
先期将会是他们跟苏联人谈条件。
按理,这样的事情应该是由部队以及商务部等部门牵头,不过考虑到619跟国外谈判的经验丰富,加上一直的对外出口都是获得了巨大收益,上面把谈判的工作交给619来。
他们只是派出人员旁听,避免619在谈判过程提出一些不符合国家利益的条件。
刘威铭什么条件,也没跟叶永安等人交代。
“部队能接受什么样的条件?”
刘威铭没有回答,而是询问王立新的部队的底线。
“能搞到米格-29的生产线跟技术最好,实在不行,也得搞到样机。”
“苏-27不要么?”
刘威铭意外了。
米格-29属于前线支援战斗机,作战半径跟米格系列的其他战机一样,只有600公里左右,属于小短腿;而目前的基本型号最大载弹量也只有2500公斤……
对于生活在歼-10在空军都只能算是最落后的战机,都没法上桌吃饭的时代的刘威铭来说,这完全就是垃圾!
苏-27才是值得搞的。
换了航电系统跟火控雷达,才能真正发挥出苏-27的性能。
苏霍伊同样知道。
可他们没有解决办法——老毛子的电子技术,实在是太过落后了。
“要!怎么不要?”
王立新一脸苦涩,“有先进的谁愿意要落后的?问题是他们会同意么?现在这东西,对全世界都处于保密状态……”
说这话的时候,他观察着刘威铭的反应,希望从刘威铭的反应中看出一些问题。
可惜,刘威铭什么反应都没有。
“既然如此,那就奔着苏-27去谈吧。他们愿意拿出来的东西,谈起来不会有什么难度。”
刘威铭丝毫不提从哪里知道的苏-27。
反正他解释了是当初在沙特时候无意中听到的。
哪怕目前有不少“技术人员”在沙特,也不可能去挨个调查当初的那些人。
“行,这点你把握。”
王立新点头。
“咱们得先了解情况,然后再看看老毛子开什么价格……了解了情况,才能开价……先不说技术他们是否愿意提供,至少,一套红旗中近程防空导弹系统,要换12架苏-27!”
“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