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威铭回到蓉城后,就不再去过问苏-27交易的事情。
现在最迫切的就是完成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小型化工作。
十号工程的进度快了很多,由于启动的时间不长,现在还没有完成整体设计,样机制造工作都还没有开始,可619必须先把基础的技术拿出来。
“张总,咱们用于战机的样机什么时候完成论证?”
刘威铭问满脸疲惫的张光义。
从14所的副所长调到619只担任项目总工,张总可是一点怨言都没有,来了后就一直在不停地工作。
“快了。你这段时间有空没有?”
张总回答道。
在619的工作,可比14所多多了。
当然,繁重的工作不是让张总拼命到连设计室跟实验室都不出的原因:这里有远比14所更充足的经费,更先进的科研设备,更完善的配套!
“有啊。”
刘威铭想了想,其他的项目按部就班进行就行,有空抽时间去看看,很多东西他也就知道个大概,最多让研发团队少走一些弯路。
“那你帮忙设计一下控制系统吧。对于团队里的技术人员来说,这难度太大了……”
张总是知道刘威铭的技术水平的。
倒不是说刘威铭在控制系统的设计领域强得离谱,而是刘威铭跟其他技术骨干不同,微电子、光电子、光纤通信、计算机等专业基础都非常扎实。
在设计控制系统时,可以综合考虑各个领域技术的融合。
“没问题。”
刘威铭没有拒绝,直接就向隔壁的控制系统小组走去。
“目前控制系统改进的进度如何?”
对于控制系统小组的骨干们,刘威铭早就熟悉了。
红旗防空系统的探测雷达同样是有源相控阵雷达,总体结构差不多,可在小型化的过层中,不仅需要优化结构,还需要考虑提升性能。
有缘相控阵雷达每个辐射器都配备独立的发射/接收(T/R)组件,需要通过雷达的计算机调整、控制各个组件的相位跟幅度,并且负责处理回波信号,利用算法优化信号来提升探测精度。
这方面不仅需要熟悉无线电技术,对计算机算法要求也高。
“刘总,目前设计方案,性能衰减太厉害,探测距离只能达到70公里左右……”
见到刘威铭到来,一帮子年龄比他大了不少的技术骨干们兴奋起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