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朱棣自己也很眼馋不锈钢,但是也只能两手一摊,实话实说:
“启禀父皇,您也看见了,儿臣也是第一天才学习化学,我就算是有想法,这不锈钢也不是那么好炼的。”
“那怎么办?就这么守着宝山什么都做不了?”
朱元璋一听顿时不乐意了。
这种情况发生了好几次了。
织布机和新精盐,大明还能捣鼓捣鼓。
后面得知日本的金山银山、新大明律体制改革再到现在不锈钢,不是暂时不能做,就是需要时间来印证,这可如何是好?
“父皇你先别着急,不锈钢对于我们大明来说的确是一个很难攻克的难题。但是陈先生也说过合金的概念,我想我们可以将现有的几种金属都拿出来混一混试一试,慢慢探索和积累经验,以后总能是有本事制造出不锈钢的。”
听到朱棣这番话,朱元璋脸色总算是好了几分。
“那你觉得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朱元璋问道。
能让朱元璋主动询问朱棣的看法和意见,这种情况实在是太少了。
可谁叫朱棣如今是他们大明朝化学造诣最高的存在呢?
别说是朱雄英听课的时候满脸茫然,就是说他们这些一国之君、太子和大臣也是听得一头雾水,这不来寻求朱棣的意见,难不成自己瞎搞?
朱棣倒没去想这些细枝末节,现在他一心扑在化学这门科目上,闻言斟酌一番后,郑重其事地回答道:
“儿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提升土制高炉的炉温,只有炉温高了,才能将种种金属和其他的东西利用起来,如此才能加快对合金的开发和利用。”
“炉温?这怎么提升?多添些柴火吗?”
朱元璋满脸不解的问道。
太子朱标持怀疑态度:
“炉温提升应该没那么简单吧?”
要是多添加柴火就能解决问题,那还是问题吗?
“不,父皇说得不无道理。”
朱棣摇摇头,摊开了陈平给他们的纸张,里面写着包含元素周期表等一系列的化学知识。
其中就包括了燃烧反应相关的内容。
“土制高炉本质上就是利用燃烧反应释放出来的热量来帮助我们融化金属、硅等物质,想要提升反应速率,或者说提升燃烧的温度,那么就需要让燃料烧得更快更充分。”
“已知燃烧反应是燃料和氧气参与的剧烈化学反应,那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