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又是红薯,锅里正煮着,桑妤妤拿起大勺,捞了一大碗端起来吹吹就吃了,听着正方传来的吵架,吃的更欢了,要是没那么烫就更好了呢。
自己在二十一世纪就是一个i人,不喜欢多说话 ,这家人,唉!真是的,费了自己那么多口舌,都快失去i人标志了。
桑家就这么过了骂骂咧咧还气氛诡异的三天,也是桑妤妤优哉游哉好好休息的三天,估计原主从三岁到大都没有过这样的三天悠闲日子。
在9月3号凌晨桑母的叫声中爬起来,拎起自己小包袱,里面塞了五个从桑母那强行要来的红薯去往汽车站知青集合点了。
看着桑妤妤走到知青集合点时,桑母长舒了口气!终于把这倒霉丫头送走了,这几天家里真的是鸡飞狗跳,谁看谁都不顺眼,就差打起来了。
这三天桑妤妤除了挑拨、看戏,大多数时间都在睡觉和做瑜伽,想把原主这身板养好、锻炼好。
也把手里的票花光了,该买的基本上都买了,最满意的还是在国营饭店打包的包子、馒头、米饭和菜,腾在了空间的盘里,容器是够的。
也幸好桑妤妤平时自己爱买些漂漂亮亮的盘,虽然不用,但是爱买,承认了:差生文具多!
接过段阿姨手里的粮食道谢后就被催着上了汽车,桑母远远的看着自己上车之后就转身回去了,没看出点任何舍不得的情绪。
这样也好,互不干扰,以后桑家人不找茬,她也不会对他们做什么,井水不犯河水。
汽车很小,像是21世纪初那种小型公交车,脏乱差,一股汽油味让人想吐,幸好桑妤妤今天早上没吃东西,不然还没上火车就要先吐了。
汽车上也没几个位置,都被来的早的知青占了,桑妤妤上去之后就立马走到靠窗角落,把段阿姨给换的六十斤粮食放在脚下,站了过去,企图呼吸一点外面的新鲜空气。
赣省的九月怕是有三十五六度,再加上车里这拥挤的空间、难闻的汽油味,桑妤妤真的快要顶不住了!衣服都快湿透了!
终于到了火车站,下车后深深吸了口新鲜空气,呼~活过来了!
在火车站还有一场知青送别仪式,这批有大约三十多个知青,都大包小包的带着,有人哭着跟旁边家人挥手道别,有人守着自己的行李一脸迷茫,都69年了,前几年陆陆续续有下乡的知青探亲回城,老的不成样子。
大家也都知道下乡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化,那么激情澎湃了。
“泰安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