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坠星崖的蜕变(第1页)

这儿的地势比以前平多了,地上长着一种少见的苔藓,能发出淡淡的蓝光,给这儿添了点光,也捎带点暖意。

那块大陨铁岩盘被巧妙地嵌进新的岩石里,成了新聚落的底子,也成了大伙儿的避风港。

这会儿,新星苔原正中间,有个用天然岩洞扩建成的议事厅,里面的火苗跳来跳去。

不再是以前那种昏暗的油灯了,而是好几盏用陨铁共振原理做的灯。

这些灯是几何形状的,散着稳稳的暖白光,把在场每个人的脸都照亮了。

坐在主位上的,不是墨磐记忆里那些最古板的长老了。

虽说还有几位老人在,但他们的神情里多了点沉淀后的锐利。

坐在显眼位置的,多了好些年轻面孔,其中有个叫昭的女人,当初她就是最早主张解读、也最先信预言仪的学者之一。

当然,坠星崖没有学者,这些年轻人,或是早年离开、学成归来,或是苟在崖内,偷偷学习。

如果墨磐未曾原行,多半也是其中的一员。

“巡天镜差不多调试好了。”

一位年轻技术员恭恭敬敬地汇报,眼里亮着光。

那是对技术的好奇和热忱。

“虽说分辨率远远比不上先祖记载里的那样,但现在已经能看清楚中层云海下面的能量流动轨迹了。”

“尤其是那些大金属东西动的时候,产生的微弱动静都能着见。”

一位头发胡子全白的长老慢慢点头,手里摸着一块光滑的陨铁片,上面刻着复杂的星图:

“风暴过后,世界变干净,也变陌生了。”

“我们得重新认认这个世界。昭,你对最近观测到的那些动静,有啥想法?”

昭站起身,走到岩壁边。

那儿挂着一幅大地图,是用硝好的兽皮拼起来的,根据老物件里剩的信息和最近的观测一点点凑出来的。

她用手指着几处海域:

“长老,这些动静不是自然形成的,它们有规律,一直持续着,还明显是一群一群的。”

“看它们移动的速度和路线,差不多能确定是大船队,它们的技术水平……比我们以前知道的要高得多。”

“是敌人吗?”

另一位比较保守的老人沉声问,眉头皱得紧紧的。

“不知道。”

昭老老实实地回答,“但它们活动的范围一直在扩大,有时候甚至会靠近那些洋流不正常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