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决战(上)·河套惊变(第1页)

洪熙十二年三月初,河套平原的冻土刚化开一层,湿润的黑土地散发出泥土的腥气。黄河北岸的田埂上,三千明军屯田兵正吆喝着牛犊犁地,铁犁划开的泥土翻出新鲜的截面,带着春播的希望。驻扎在此的河套卫守备张赣,骑着匹枣红色的战马,慢悠悠地巡视着这片沃土——自洪熙朝在此设卫以来,这片曾被战火蹂躏的土地渐渐恢复生机,如今已是麦浪翻滚的粮仓。

“张守备,今年的稻种比去年饱满三成!”一个老农出身的士兵举着沉甸甸的谷穗喊道。张赣勒住马缰,看着辕门外空地上晾晒的稻种,像小山似的堆了十几堆,阳光晒得谷粒泛着金黄的光泽。田埂边,明军的甲胄随意堆叠着,锄头与长矛混放在一起,有的士兵刚放下犁耙,就拿起长矛比划两下,又笑着去扶歪斜的犁。

“今年风调雨顺,丰收可抵五个月军粮。”张赣得意地对身边的副将说,马鞭轻轻敲着马靴,“再加上朝廷和榆林镇送来的粮草,今年冬天咱们能喝上热粥了。”副将笑着点头,目光扫过远处的阴山——那道青灰色的山影横亘在平原尽头,像道天然的屏障,此刻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卫所的校场上,一千名士卒正在操练。他们穿着轻便的皮甲,挥舞着长矛刺杀,喊杀声在平原上回荡。另一千名警戒的士兵则散布在各处,有的靠在胡杨树下打盹,有的聚在一起掷骰子,只有远处的了望哨还睁大眼睛,盯着阴山的方向。

谁也没注意到,阴山山背的晨雾里,正藏着三千双饥饿的眼睛。阿失帖木儿伏在一块岩石后,脸上的疤痕在晨光中泛着暗红,他看着平原上忙碌的明军,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笑。这支瓦剌前锋军趁着黎明的薄雾翻过阴山,马蹄裹着麻布,在草地上只留下淡淡的痕迹。

“父汗说,汉人春耕时最松懈。”他低声对身边的百夫长说,浑铁枪在手中微微颤动,“今天,就让他们用鲜血浇灌这片土地。”

几名瓦剌探子纵马而出,装作迷路的牧民,在明军前哨附近兜兜转转。他们穿着破烂的羊皮袄,腰间挂着干瘪的肉干,嘴里哼着不成调的蒙古歌谣。明军哨兵起初握紧了长矛,见他们只是胡乱转悠,还对着田地里的稻种指指点点,渐渐放松了警惕。有个年轻的哨兵甚至笑骂:“这些蛮子,怕是饿疯了,连稻种都稀罕。”

没过多久,探子们突然调转马头,一窝蜂似的向北撤离,马蹄扬起的尘土很快被晨风吹散。哨兵们互相看了看,有人说:“估计是迷路了,不敢靠近。”他们收起长矛,又靠回胡杨树下,谁也没想起该发响箭示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