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思索间,十几位新科进士突然齐刷刷走了过来,朝他们拱手行礼。
“恭喜陆状元!”
“贺喜赵兄、柳兄!”
“恭喜恭喜!”
“……”
此起彼伏的道贺声在殿中回荡。
陆临川连忙还礼。
这些大多是四川籍或西南籍的进士,也有少数北方士子。
他们脸上带着真诚的喜悦,眼中满是敬佩。
赵明德和柳通也忙着回礼,一时间应接不暇。
礼部官员适时出现,引着陆临川前往状元席。
那是一个单独设立的席位,就在御座正前方,比其他进士的位置都要靠前。
赵明德被安排在二甲前列,柳通的位置稍靠后些,但都在殿前显眼处。
这时,皇帝和诸位朝廷重臣都还没来。
今日的规矩没有之前那么严。
陆临川刚一坐下,就又有好几位进士上前来道贺。
他们大多是殿试排名靠前的士子,虽然殿试范文尚未正式刊印发行,但不少人已经通过各种渠道看过了。
“陆兄这篇策问当真是见解超群!”
“‘富者田连阡陌而赋轻,贫者地无立锥而役重’,状元郎此语道尽民间疾苦。”
“陆怀远果真是大才,同朝为臣,真乃生平一大快事。”
“……”
陆临川一一回应。
他注意到这些上前攀谈的多是寒门出身的进士,对朝政弊端深有体会,与那些养尊处优的世家子弟果然不同。
“诸位谬赞了。”陆临川客套道,“殿试文章不过是一家之言,日后为官,还望与诸位同心协力,为国分忧。”
众人纷纷称是,气氛融洽。
眼前这些人都是可以称为同年的人脉,以后在官场上难免相互扶持,现在能刷好感,就尽量刷一刷。
与此同时,顾宣、马伯远等人躲在角落里低声密谋。
“奏本都准备好了吗?”
“放心,昨夜我反复推敲,定要让那陆临川下不来台。”
“可是……严阁老他们……”
“怕什么?!”
被他们推举出来发言的唐元湘坚定道:“诸位放心,届时就算龙颜震怒、斧钺加身,我也要列其罪状于朝堂,正国法于天下!”
“……”
众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各自整理衣冠,准备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