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流程走完后,时间来到巳时末,陆临川被引至翰林院史馆。
此处便是他日后办公之所。
房间中央是几张宽大的书案,上面堆放的卷宗、书稿几乎与桌沿齐平,将伏案其中的人影半遮半掩。
除了陆临川,这里还有四位同僚,以及数名穿梭忙碌、整理搬运的书吏、佐官。
窗外,雨声淅沥,沉闷的雷声偶尔滚过屋脊。
翰林修撰乃状元专属官职,定员三人。
但本朝惯例,常有超额,如今加上陆临川,此地便有五位修撰。
除撰写诏书、整理图籍外,其核心职责便是编纂实录。
实录,乃记录一朝皇帝言行、军国大事之官方史书。
修撰过程,便是翰林官最快了解朝政格局、典章制度、人事变迁的捷径。
一个小吏引陆临川到靠窗一张空桌案前:“陆修撰请。”
“有劳。”陆临川点头致谢。
跟所有第一天上班的人一样,他还没被派具体活计,只说是先熟悉环境。
一时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他只能先坐下,悄悄打量着四周。
离得最近的,是一位胡子都有些花白的老修撰,正专心致志的伏案疾书,对外界变化浑然不觉。
斜对面一位中年修撰显得有点坐不住,一会儿翻翻桌上堆的卷宗,一会儿停下笔发愣,眉头紧锁,像是碰到了麻烦。
靠里侧一位年轻些的,姿态倒挺从容。
而角落里猜吴修撰,正是在之前路上出言不逊的那位……
陆临川收回目光,心思却飘远了。
状元郎的清贵升迁之路,通常是先由从六品的翰林修撰做起,进而升任正六品的侍读或侍讲。
随后再历詹事府左右春坊官,五品或从四品。
而后可擢升六部侍郎或尚书,正三品或正二品。
最终目标是入阁拜相……
正思忖未来时,一名身着青色官袍、面色严肃的中年官员走了进来,神色颇为不善。
此人是史馆纂修官张弼,陆临川的顶头上司。
他径直走到陆临川案前,神情冷漠。
“下官陆临川,见过张大人。”陆临川起身行礼。
张弼略一摆手,语气生硬:“不必多礼,陆修撰来得正好,眼下史馆正编纂世宗皇帝实录,人手紧缺,你今日便开始着手吧。”
这话一出,原本埋头苦干的另外四位翰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