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怕还不知道她爹今日出狱又病倒了吧(第1页)

陆临川和李诚合力,将昏迷不醒的程砚舟抬进了槐树巷的小院。

雨势未歇,两人衣衫尽湿,颇为狼狈。

院内的杨婆子、碧儿、兰儿听到动静,纷纷迎出来。

李氏和王氏也从屋里出来查看。

见陆临川和李诚架着一个衣衫褴褛、面色蜡黄、浑身滚烫且人事不省的男人,她们都吃了一惊,但暂时也没多问,立刻上前帮忙。

王氏是个麻利热心的人,见状立刻安排:“碧儿,你快去请街口的孙大夫!杨婆子,赶紧去烧热水!”

她语速快,动作更快。

家里房间不多,都已住满。

陆临川想也没想,便道:“把他扶到我房里去。”

众人七手八脚地将程砚舟安置在陆临川卧房的榻上。

一番忙碌下来,陆临川和李诚身上沾满了雨水和牢房里的污渍,形容更加狼狈。

王氏看着他们:“行了,人放这儿了,你们俩赶紧去收拾收拾,换身干爽衣裳,别着凉了。这里有我看着呢。”

陆临川点点头,知道舅妈持家有方,照顾病人也细心,便与李诚一同去洗漱更衣。

过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陆临川洗漱完毕,换上了一身干净的常服,重新回到东次间。

孙大夫已经到了,正坐在榻边,凝神为程砚舟诊脉。

李氏、王氏、碧儿、兰儿、杨婆子都安静地守在一旁,脸上带着关切。

见陆临川进来,李氏拉过一张凳子让他坐下,低声道:“等等吧,大夫正看着呢。”

孙大夫约莫五十来岁,面容清癯,眼神沉稳,下颌留着几缕花白的胡须。

他仔细望了望程砚舟的气色,又查看了舌苔,再搭脉良久,眉头时而微蹙,时而舒展。

诊完脉,他站起身,走到陆临川等人面前,微微拱手。

陆临川立刻起身问道:“孙大夫,如何?”

孙大夫捋了捋胡须,语气平和却带着凝重:“陆公子,这位先生病得不轻。脉象浮数而细弱,舌苔黄燥少津,此乃外感风热之邪未解,反而内陷营分,灼伤津液,加之长期饮食不周,中焦失养,气血两亏,心脾俱虚。如今高热不退,神昏谵语,是热毒内炽、气阴两虚之危候。”

他顿了顿,见众人面露忧色,便宽慰道:“所幸病人平素身体底子尚可,虽拖延了些时日,热毒尚未深入下焦,真阴未至大亏,尚在可救之时。老夫先用银针泄其热邪,定其心神;再开一剂清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