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怎么会出这样的事(第1页)

京师格局以皇宫为核心,内城环绕其外,官署衙门、勋贵府邸、重要仓廪多集中于此,守备力量最为森严。

而外城则是在内城南面扩建的区域,因此又叫南城,范围更大,居住着更多的寻常百姓和商贾,市井更为繁华,但防务相对内城要疏松一些。

从城防角度看,外城某种程度上可视为内城的瓮城。

内城九门夜间关闭是铁律,若无圣旨或紧急军情,绝不可能在深夜开启。

若今夜真发生大规模暴乱,城门更是绝无开启的可能。

所以陆临川说的“往内城避一避”,指的是向靠近内城的方向移动,那边距离动乱的源头更远,街巷布局中也有类似五城兵马司哨所、衙署兵房等具备一定防御能力的据点,可供暂避……

饥寒交迫的流民冲击京城的事,在史书上并不罕见,但几乎没有成功的案例。

就算如今的大虞烂到没边,京师城墙有一段垮塌,又有马匪在外面煽动谋划,被钻了空子,城内的守备力量也能将暴民们赶出去,不会引出大祸,最多就是城内乱上一段时间。

京营精锐虽然打仗不行,但毕竟是正规军,收拾不了胡掳敌寇,收拾收拾流民还是没问题的。

只是,在此期间,偏僻又靠近南城墙的槐树巷肯定不安全,需要撤离躲避……

程砚舟的忧虑并未完全消除,但眼下似乎也只有此法可行。

他忽然站起身,语气焦灼:“如此也好,怀远,我得回家一趟!今夜这般光景,虽说可能是虚惊一场,但小女独自一人在家,我着实不放心……”

程家小院虽比槐树巷更靠近内城方向一些,但也处于外城的边缘地带,若乱民涌入后向城内扩散,同样有被波及的风险。

陆临川立刻出言劝阻:“万万不可!你的身体尚未大好,如何走得过去?况且眼下四处起火,宵禁必然严厉。孤身在外,若被巡逻的兵丁或衙役误当成纵火行凶的歹人,不问青红皂白拘拿甚至格杀,该如何是好?”

他按住程砚舟的肩膀,让他重新坐下:“济川兄且宽心,我看今夜之事,不过是些趁乱作祟的跳梁小丑罢了,兵部早有防备,当不至于真酿成大祸。若真到了万不得已、需撤离避险的那一步,我们这边人多,去接程姑娘也是一样的。”

程砚舟颓然坐下,长叹一声:“怀远思虑周全,也只得如此了。”

陆临川点点头:“济川兄先在此稍坐,我去看看母亲她们。”

说完,他转身往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