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臣请斩陆临川(第1页)

过了片刻,姬琰才长长吐出一口气:“怀远所言在理。是朕……有些操切了。”

陆临川连忙拍马屁道:“陛下圣明。”

过了心里那道坎,姬琰的思路也随之清晰起来:“如此说来,其实今日文华殿议事,倒不必争个鱼死网破……朕原先还以为,今日肯定是一场唇枪舌剑,非得力排众议不可。”

陆临川却微微摇头:“陛下,戏还是要做足的。不能一开始就显露出让步之意,那样反会让他们得寸进尺。”

“臣当先与他们据理力争,摆事实、讲道理,痛陈国债之利与国库空虚之危,将声势做足。”

“待到最后,双方僵持不下,陛下再居中调停,迫不得已之时,才拿出盐引监管衙门权责划分的折中方案。”

“如此,方显得陛下顾全大局、权衡有度,也让他们觉得这结果是争取得来,非轻易获取,日后推行阻力或能小些。”

姬琰脸上露出一丝明悟的笑意,叹道:“怀远当真……深谙人心世故,思虑周全至此。”

陆临川拱手道:“届时还请陛下居中……斡旋转圜,掌控节奏。臣自当在前,与他们据理力争,寸步不让。”

姬琰听懂了他让自己假装公允实则拉偏架的目的,点了点头:“朕明白。只是……如此一来,今日这朝堂之上,怕是要让怀远独当恶人之名,承受诸多攻讦了。”

陆临川神色平静,目光坚定:“为国谋事,分所当为,何惧毁誉谤言?陛下不必介怀。”

他被群臣批斗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债多不压身。

姬琰闻言,又是一阵感动。

如此舍生取义,方为国之股肱。

……

文华殿。

这里最初是太子的读书之地,后来渐渐演变为皇帝举行小范围朝议的场所。

能踏入此殿参与议事的,皆非等闲,通常只有阁臣、六部尚书、都察院都御史等寥寥重臣。

所议之事,也无不是敏感、重大或争议极大的国策。

今日,殿内却聚集了比平日更多些的人影。

四位内阁大学士、六部的堂官、六科给事中、都察院数位言官——几乎所有弹劾陆临川国债之策的核心人物悉数到场。

值得一提的是,户、工两部尚书因前些时日京师动乱被勒令在家待参,由左侍郎代行。

新任户科给事中程砚舟也在其中。

他复职不过两日,许多朝中事务尚在了解阶段,今日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