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临川最终在京营中顺利挑选了五千人。
这些士兵都是家世清白、无作奸犯科前科的良家子。
他原本还希望能从中找出一些识文断字的兵卒,但终究是高估了京营士兵的识字率,普通士兵中竟无一人能读写。
兵员既定,陆临川当即下令将新挑选的士卒,连同之前招募的流民,共计一万余人,全部移驻至位于西郊的新军营,立即开始操练。
这座军营是利用一座废弃多年的卫所改建而成。
营地占地颇广,虽屋舍陈旧,但格局尚存,勉强能容纳万余人马。
高大的土墙圈出四方天地,营区内划分为生活区、校场、马厩、武库等区域。
生活区是几排长长的通铺营房,校场则是一片巨大的平整土地,中央立着一座简陋的点将台。
赵翰被招募后,弟弟赵谦也跟着一同住进了军营的生活区。
营中提供的待遇极好,每日饭食管饱。
粟米饭不再是稀罕物,偶尔还能见到荤腥。
长久以来的饥饿感被驱散,兄弟俩捧着饭碗,吃着久违的饱饭,眼泪无声地淌了下来。
他们在空荡荡的营房里待了两天,除了按时吃饭、休息,几乎什么也不用做,身体渐渐恢复了一些气力。
营里给新兵发了统一的夏季服装:一套靛蓝色的粗布短衫,一条同色的薄布裤,外加一条腰带和一顶同样布料的软帽,以及一双结实的布鞋。
穿上这身衣服,赵翰感觉自己终于不再是那个衣衫褴褛、无家可归的流民,而是属于一个“地方”的人了。
两天里,陆陆续续有新兵报到,原本空旷的生活区渐渐被填满,营房里开始充满了生人的气息和低声的交谈。
第三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尖锐的哨声便划破营区。
所有新兵都被命令立刻前往校场集合。
赵翰对这次能活命甚至可能改变命运的机会无比珍惜。
尤其当他听说,这次招募的一万余人并非全部留下,最终只会严格筛选出五千六百人时,心中的紧迫感更加强烈了。
真正见识过城墙根下那种灰暗、绝望、朝不保夕的生活是何等残忍,所以宁愿死在训练场上,也绝不想再回到那种境地里去。
他几乎是第一个冲到校场的。
空旷的场地里,只有稀稀落落十几个人。
他深吸一口气,挺直腰板,规规矩矩地站在了最前排的位置。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