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皇帝又聊了一会陕西战事和国债的细节,陆临川就告退出宫,准备去找严阁老。
练兵的事已走上正轨,各级军官履职,日常训练科目明确,虽然还需要他每日去西郊大营盯着,但比起初期的千头万绪,已经不怎么耗费额外精力了。
正好让他能腾出时间来处理国债发行这迫在眉睫的要务。
走在宫城悠长肃穆的甬道上,初夏的风带着宫墙特有的凉意拂过。
陆临川忽然恍惚了一下。
自从穿越而来,就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着走,步步惊心。
谁能想到这么快就走到这一步,不仅能主持推行牵动国本的国债,甚至还手握一支新军的雏形,在军营中令行禁止。
别看在皇帝和同僚面前总是显得沉稳自信,做起事来也雷厉风行,一往无前,但内心深处,终究有些没底的。
毕竟他前世,也从未主持过什么国政。
心里的那份惶恐,平时忙碌起来也就忘了,倒不觉得有什么,但一个人静下来时,却很是清晰。
好在目前一切都还算顺利,虽然树敌不少,谤议如潮,却也得到了皇帝坚定不移的信任。
宫门口,张淮正已等候多时。
陆临川上前见礼:“劳张大人久候。”
张淮正微微颔首:“无妨,也没等多久。”
陆临川道:“咱们这就去内阁吧。”
张淮正:“好。”
自承担起主持国债发行的核心事务后,他虽然还挂着户部尚书的头衔,但户部日常琐务早已移交给侍郎处理,他实际上已经不再管事了。
身为清流干员,在上书房为国债政策辩护、撰稿,忙前忙后,自然也遭受了不少非议。
不过他在士林清望素著,为官也以持正闻名,受到的攻讦虽多,杀伤力却远不如针对陆临川那般酷烈。
陆临川边走边低声说:“待会儿去内阁谈判,还需劳烦张大人为主斡旋。”
张淮正了然,沉稳应道:“怀远放心,老夫自有分寸。”
陆临川已将核心策略——以质贷署人事权为饵,诱使严党配合国债发行并带头认购——详细告知了他。
张淮正宦海沉浮多年,自然明白其中蕴含的政治妥协与利害权衡。
他不是不懂变通的迂腐之人,朝堂之上,有时妥协是达成目标必要的手段,对此策略接受得很快。
两人很快便来到了内阁。
很显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