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内陈设典雅,墙上挂着名家字画,案几上摆着精致的茶具。
仆人备好热茶和点心,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候吩咐。
梁安在主位坐下,示意陆临川坐在客位。
李诚父子则自觉地站在陆临川身后,像两个尽职的随从。
陆临川本想让他们也坐下,但见两人摇头拒绝,便不再勉强。
“陆会元的大作《六国论》,在下拜读多遍,受益匪浅啊。”梁安端起茶盏,目光却一直停留在陆临川脸上,似乎在观察他的反应。
陆临川微微一笑:“梁大人过奖了,不过是些粗浅见解。”
梁安摆摆手,又恭维了几句。
他请陆临川到府中招待,除了感谢救女之恩,也存了试探的心思。
女儿虽说是对方所救,但毕竟只是一面之词,他不得不谨慎……反正也得聊些什么,不如就此打开话匣。
这样想着,梁安便有意将话题引向朝局,连问了几个关于边防、税制的问题
陆临川意识到对方是在试探自己,有些不高兴,但都进梁府做客了,也不好直接撕破脸皮得罪人,便一一作答。
既指出问题症结,又不偏不倚地分析利弊……见解独到,言辞恳切,但始终没有表达自己的倾向。
随着谈话深入,梁安眼中的疑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由衷的钦佩……这般见识和谈吐,绝非寻常人所能模仿,定是陆会元无疑!
陆临川发现这位梁大人虽然对朝政很了解,但见解并不深刻,更像是一个热心的旁观者。
不过他有个优点,就是知道自己见识有限,所以对真正有才学的人格外尊重……
陆临川忽然觉得有些奇怪。
先前梁玉珂在驴车上就滔滔不绝地“讨论”变法利弊,现在梁大人又拉着自己分析辽东局势。
怎么梁家人都热衷于谈论朝政?难道是因为出了一个皇后?
若是按照这个规律,如果有机会的话,那位二小姐梁玉瑶怕不是也会拽着自己聊边患军务?
他想象着那张明艳动人的脸,一本正经地和自己讨论九边军饷问题的场景。
这画面实在有些违和,却又莫名让人期待……咳咳,想歪了。
不知不觉,茶已换过三巡。
时辰不早,陆临川打算告辞。
梁安忽然正色道:“陆会元,在下有一事请教。”
陆临川见他的口气和之前“考校”时大不相同,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