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仿佛重现了上古明君贤臣的风范(第1页)

姬琰的问题,在另一个时空的革命年代,被深刻地提出过:如何跳出这历史的周期律?

陆临川前世研究此课题,深知答案无非两条路:人民监督,自我革命。

这是后世政治课上的结论。

他最终也承认,那确乎是唯一的正解。

在那个时代,多说一句便显空泛,少说一点又显得遮掩。

然而,在这等级森严、皇权至上的封建王朝,这两条路无异于痴人说梦。

封建王朝本身的结构,便注定了它无法逃脱这宿命。

君王与权贵高高在上,士绅豪强兼并土地,黎民百姓水深火热。

其统治的根基,便在于维护这金字塔顶端的特权,又怎么可能让底层民众来监督?

更遑论让统治阶层自上而下进行彻底的自我革命?

这与其统治根基根本冲突,是绝无可能的。

因此,跳出周期律,对封建王朝而言,是死局。

唯一能做的,便是尽量延长这周期。

方法便是持续做大“蛋糕”,开拓进取,发展生产力,让举国上下都能从增长中获益,缓和矛盾。

但这对于士绅阶级把持朝政、生产力低下的农耕帝国来说,同样是千难万难。

对如今积弊深重的大虞而言,更是难如登天。

所以,皇帝的问题,若按实情作答,只能如此:陛下,诚如天道循环,盛衰有数,从未有哪个朝代能千秋万载,此乃自然之理。

陆临川自然不会如此直白作答。

他略一沉吟,胸有成竹道:“陛下,此前臣所陈九种弊端,虽环环相扣,却非无解之链,人力尚有可为!”

姬琰见他神色笃定,精神一振:“哦?陆爱卿速速详细道来!”

陆临川正色道:“敢问陛下,治国理政之根本要务,在于何处?”

姬琰思忖片刻:“在于择贤任能,得人才而治。”

“陛下圣明!”陆临川朗声道,“天子代天牧民,统御万方,然一人之力终有穷尽。”

“故需选用贤臣良佐,共组朝廷公府,政令所归,号令所出。”

“百官各司其职,方能承上启下,治理万民。”

“是以,朝廷公府,实乃社稷运转之基石。”

他声音渐次激昂:“天子选贤举能,澄清吏治,则国运日昌。”

“朝廷公府广纳良策,砥砺施行,则政通人和。”

“如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