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还是大有可为的(第1页)

天蒙蒙亮。

陆临川一家人便离开了正东坊的南城兵马司巡检司衙署。

槐树巷是决计不能回去了。

一来那里昨夜火光冲天,混乱中死了不少人,血光未散,处处透着不祥,犯了忌讳。

二来那里已被暴民焚掠、官兵清剿折腾得一片狼藉,房屋损毁严重,断壁残垣间连个遮风挡雨的角落都难寻,彻底无法容身了。

王氏一路忍不住自责:“川哥儿早前就提过要寻新宅子搬进去的话头,是我一直觉得还能再等等,想着多看几处、多挑挑……这下可好,拖拖拉拉,把大家伙儿都拖累得连个落脚地都没了,竟要去住寺庙……”

“舅妈别这么说。”陆临川安慰道,“谁能料到昨夜会出那样大的乱子?这如何能怪您?”

话虽如此,他心中却着实肉疼得紧。

走得匆忙,家底几乎都没带出来……这一把火,损失实在惨重。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翰墨书局的稿费还没送过来,进项还在,否则又要沦为穷光蛋了。

这次如果购置新宅,无论如何要选在内城。

若是皇帝能赏赐一套内城宅邸就好了,不用像《红楼梦》里荣宁二府那般煊赫,哪怕是个寻常的四进院子,也足够一家子安稳度日……

这般想着,一家人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天宁寺。

作为敕建官寺,这里承担着接待过往官员、提供临时住宿的功能。

陆临川是正儿八经的翰林院修撰、文渊阁行走,有牙牌为凭,寺中知客僧自然不敢怠慢,连忙安排了几间清静的客寮,连宿资都免了。

寺里已经聚集了不少昨夜从外城南边逃难而来的普通百姓,显得有些拥挤嘈杂。

外城虽然也住着不少官员,但他们的宅邸大多集中在靠近内城、防卫森严的正东坊、崇北坊一带,距离城墙豁口甚远,昨夜并未受到波及。

像陆临川这样携家带口、真正需要投宿寺庙避难的官员,似乎只有他们一家。

刚刚安顿下来不久,一个熟悉的身影便出现在客寮门口,紧接着又挤进来一个。

竟是柳通和赵明德。

“怀远!”柳通嗓门洪亮。

“怀远!老夫人,舅夫人!”赵明德也笑着见礼,目光快速扫过略显拥挤的客寮,眼中流露出关切。

陆临川见到这两位同乡好友,连日来的阴霾也驱散了不少,惊喜道:“若虚兄!子谦兄!你们也在此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