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修撰的工作可不轻松。
每日要负责起草诏书、编纂史书、记录起居注,还要参与经筵讲学,若有重大典礼,更要熬夜准备仪注。
说是天子近臣,实则就是个高级文书,纯纯的牛马活计……
想到十天后就要开始这般忙碌的生活,陆临川不禁叹了口气。
这几日确实该好好休息,养精蓄锐。
他放下书册,闭目养神。
“公子!”丫鬟兰儿跑了进来,“赵老爷、柳老爷、白老爷来访!”
陆临川一喜,连忙起身:“快请进来。”
他快步走向外院,远远就看见三人。
“怀远!”三人见陆临川出来,齐声招呼。
陆临川拱手笑道:“三位兄长来得正好,我正闲得发慌。”
他将三人迎入书房。
碧儿早已备好茶点,手脚麻利地斟茶倒水。
白景明环顾书房,目光落在书案上的《翰林院则例》上:“怀远已经开始研读翰林规矩了?”
陆临川请三人入座,笑道:“不过是闲来翻翻,免得日后出岔子。”
白景明笑了笑,从怀中取出一个精致的檀木匣子:“我给怀远兄带了件小玩意。前几日送礼太多,我就没有来献丑。”
他打开匣子,里面是一方上好的端砚,石质细腻,纹理如云,一看就是珍品。
陆临川见状,推辞道:“你我之间,何必说这些见外的话?”
白景明却很正经:“区区一方砚台,何足挂齿?怀远兄如今是翰林修撰,正该用这样的好砚。”
陆临川只得收下:“那就多谢子瑜兄了。”
四人寒暄一阵,话题渐渐转到正事上。
陆临川看向赵明德和柳通:“五日后的馆选,二位兄长准备得如何了?”
馆选是大虞科举制度中的重要一环。
按照“非翰林不得入内阁”的规矩,二、三甲进士若想进入权力中枢,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馆选成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学习。
柳通倒是洒脱:“我随缘就好。能入选自然好,不能也无妨。只要能为朝廷效力,入不入阁都一样。”
赵明德却放下茶盏,正色道:“正在全力准备。这几日都在研读历届馆选的题目,希望能有所得。”
陆临川闻言,认真道:“子谦兄若能成为庶吉士,日后我们同在翰林,互相照应也方便些。”
赵明德点头:“今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