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勇见陆临川开始与李诚交代秘法传承之事,立刻抱拳行了一礼:“大人,俺粗人一个,也做不来这些精细活计。俺去院外守着,绝不让任何人靠近,保证连只苍蝇都飞不进来。”
陆临川本没打算背着石勇,但见他自己主动要求回避,也十分理解这粗豪汉子朴素的忠诚和分寸感,便点头同意:“有劳了,务必守好门户。”
“是,大人放心!”石勇应声,大步流星地走到院门处。
李水生动了动脑筋,也学着石勇的样子准备往外走。
陆临川却叫住了他:“水生就别出去了,留在这里搭把手。”
李水生一愣,随即脸上露出喜色:“好!”
陆临川沉声道:“好了,大家准备开始吧。”
他指挥着两人将厚陶缸炉安置妥当,连接好牛皮风箱,又将其他东西分门别类摆放整齐……
一切准备就绪后,陆临川拿出昨夜详细推敲写好的制作方案,开始按步骤操作。
同时也给舅舅详细讲解每一步的原理和要点。
由于都是些亲近之人,一些后世的词汇,他也没有特意规避。
制备完除杂用的化学试剂后,就开始提纯细盐。
将粗盐溶解于足量水中,搅拌均匀,用细绢布过滤除去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得到初步净化的盐水。
再向盐水中按顺序加入三种除杂剂,待沉淀完全之后,加入绿矾油进行中和。
最后,将纯净盐水倒入阔口浅铁锅中,置于炉火上,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即得成品。
这就是陆临川昨夜苦思冥想,“翻阅”大量脑海中的典籍,再结合对当前时代的认知,形成的制造细盐的全过程。
操作起来十分复杂,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都很多。
陆临川指挥舅舅和水生,按照这些步骤开始行动,口中不时冒出一些奇怪的词汇。
李诚和李水生虽然听着陌生,但都默不作声,只是专心地记着陆临川的指示和动作,生怕漏掉一个字。
然而他们三个,无一人有现代化学实验的经验,操作起来笨手笨脚。
第一次,用紫茉莉花汁液调酸碱度时,没控制好用量,失败了。
第二次,加入除杂剂的量没掌握好,沉淀混杂不清,失败了。
第三次,蒸发结晶的火候太大,盐水剧烈沸腾溅了出来,也失败了。
……
看着一次又一次失败的残渣,陆临川没有说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