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朕等着你们的好消息(第1页)

上书房内立刻忙碌起来。

屏风外的书案旁。

方文同召集了几位文采斐然的年轻官员围坐一处,低声讨论着文章切入点、遣词造句,如何将复杂的国债原理化为妇孺皆能明白的道理。

屏风内的里间。

张淮正则与几位熟谙典章的老成官员铺开卷宗,翻阅前朝档案,低声争论某条章程的表述是否严谨、权责是否明晰。

陆临川则穿梭于内外。

时而解答撰稿组的疑问,时而参与律令组的讨论,提出一些来自“后世”的、更为系统化、更具操作性的监管思路,引导着讨论的方向。

空气中弥漫着纸张的墨香、翻动书页的沙沙声以及低声却热烈的讨论。

没有高谈阔论,只有伏案疾书和凝眉思索。

张淮正偶尔抬头,看着这井然有序、各司其职又通力合作的场面,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感慨。

“老夫入仕近三十年,”他低声对身旁一位同样资历颇深的老友、原工部郎中陈瑜叹道,“历事两朝,衙门例会开过无数,或敷衍塞责,或争权夺利,或死气沉沉。”

“如陆怀远这般,提纲挈领、知人善任、调度有方,使众人如臂使指、劲往一处使的场面,实属罕见。”

“此子不仅胸有丘壑,更难得是理事之才,条分缕析,井井有条。”

“我大虞未来……可期矣。”

陈瑜亦是感慨万千,连连点头:“张大人所言极是。”

“陆学士虽是少年登科,但行事老练沉稳,有章法,有魄力,更难得一片为国为民的公心。”

“此等干才,确是国家栋梁。”

“跟着他做事,虽忙虽累,心里却是痛快的。”

张淮正抚须一笑:“好了,我等也莫要拖了后腿。”

两人相视一笑,再次埋首于卷牍之中。

就在这紧张有序、一片忙碌之际,外面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紧接着是当值内侍略显紧张的通传:“陛……陛下驾到!”

整个上书房瞬间一静。

所有人,无论内外,都愕然抬头,随即慌忙起身。

姬琰身着常服,仅带着魏忠等两三个贴身内侍,竟悄然出现在了上书房门口!

“臣等参见陛下!”众人齐刷刷行礼。

“都平身吧。”姬琰的声音温和,“朕路过,顺道来看看,诸卿辛苦了。”

“为陛下分忧,臣等本分。”众人齐声应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