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琰想了想:“好,怀远既如此说,那便试试。”
“朕即刻下旨,让他复职,主持公债署筹备事宜,戴罪立功!”
陆临川连忙劝阻:“陛下且慢,如此直接下旨强令,未免有逼迫之嫌。”
“张大人本就待参,心结未解,骤然受命,恐怕更生疑虑,反会适得其反,难以尽心。”
“不如由臣先登门拜访,探其心意,说服于他,也让他心甘情愿地为陛下、为国效力。”
姬琰看着眼前这位年轻臣子,事事考虑周全,处处为君分忧,连这等细节都思虑在内,心中不由涌起一阵感动。
他温言道:“怀远思虑周详……此事便依你所言。”
……
翌日清晨,天光微熹。
陆临川来到张淮正府邸。
昨日递上拜帖时,府上管家当即告知,张大人今日得空,可登门拜访。
这顺利的会面邀约,让陆临川有些意外。
他本以为张淮正作为传统儒家士大夫的代表,纵使对自己无甚恶感,但在如今朝野汹汹、弹劾自己如潮的情势下,也当避嫌,不会轻易接见……
看来此人行事,也并非全然固守成规、不知变通之辈。
静候了约莫半个时辰,案上的茶水已由丫鬟更换过两次,陆临川终于等来了脚步声。
张淮正步入偏厅。
他身着居家的藏青色直裰,虽已近五十,鬓角微霜,但身形挺拔,步履沉稳,精神颇为饱满。
见到陆临川,他面上并无特别热情或冷淡之色,只目光清亮地看过来,微微颔首示意。
陆临川起身,拱手行:“下官陆临川,见过张部堂。”
张淮正拱手还礼,语气平和:“不必多礼,陆怀远的才名,老夫早已如雷贯耳,今日才得以会晤,果然少年英杰,幸会。”
这份淡然自若,让陆临川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恍惚。
难道他不知晓此刻外间有多少人,正对自己口诛笔伐,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两人分宾主落座。
丫鬟奉上新茶后悄然退下,厅内只余二人。
张淮正抬眼问道:“陆翰林今日登门,有何要紧事?”
陆临川斟酌片刻,决定开门见山:“不知张大人可曾看过下官日前所上的《纾困筹国疏》?”
张淮正放下茶盏,点了点头:“看过。”
陆临川心中疑惑更甚。
既然看过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