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七年十月。
村东头有一座破庙,也是红旗大队的知青点。
红旗大队解放前叫神庙庄,后来才改成红旗大队。
红旗大队总共也就二十几户人,也就一百多口人,土地全是后来开荒出来的,一个人也就合半亩地,全村人还是以打猎为主。
村子东头有一座庙,以前村民上山打猎的时候都要先来这里祭拜一番,具体供奉的是谁,没人知道,以前里面还有一个和尚,也没人知道他从哪里来的,后来运动起时,庙里神像砸了,和尚也消失了,也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因为村子小,上面一直没有安排知青,后来下乡的知青越来越多,红旗大队也被要求接收知青了。
红旗大队没钱盖知青点,只能把神庙收拾收拾让知青住,从七零年开始陆陆续续来了大海十多个知青,没有一个能坚持下去的,反正最后都会找各种理由,托各种关系都离开了红旗大队。
最后红旗大队都成了知青们的禁区,没有一个人愿意来。
终于七三年的年前又来了一个知青,他就是现在坐在知青点炕上二十岁的江锦舟,也是红旗大队唯一的知青。
自从早上从大队长那里得到恢复高考的消息以后,他就一直在炕上呆呆的坐着,从早上八点多已经坐到现在,现在是下午两点多,他没有表,完全是凭经验估计的时间。
从下乡以后,他一度以为自己会永远留在这个地方,现在有了回城的一线希望,他竟然不知所措了。
江锦舟是京城人,家里有父亲江万年,母亲罗秀,大哥江锦凡,二姐江锦红,小妹江锦兰。
看着大队长留下的报纸,江锦舟想起自己下乡前发生的事情。
江锦舟当时马上高中毕业,父亲是机械厂工人,母亲是供销社售货员,大哥江锦凡学习一直不好,虽然比江锦舟大三岁,但是没有上高中一直在家没工作,二姐江锦红比他大一岁,高中毕业也没找到工作,小妹江锦兰正在读初中。
因为知识青年下乡政策越来越紧,像江家这种情况必须有两个孩子下乡。
江锦凡是江家的长子,从小就被江万年寄予厚望,在江万年心里,将来是要靠大儿子顶门立户的,所以江锦凡一直受到他们夫妻的偏爱。
江锦凡本应该早就下乡了,但是江万年夫妻想尽一切办法拖延,在家足足呆了两年,但是他们夫妻就是普通工人,根本就给大儿子找不上工作,就是想拿钱买,也买不到。
江锦红是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