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看似普通的申请补贴文件里,竟然藏着“日方注资”的线索。
这绝非小事,意味着日本人把手伸进了关系民生的纱厂。
他们想干什么?控制原料?影响市场?还是有更深的图谋?
这个信息,必须想办法送出去。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思绪,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很快,三十个文件盒全部稳妥地装进了结实的文件筐里。
她试了试重量,沉甸甸的,需要双手环抱。
“张伯,文件找齐了,我现在给顾科长送过去?”
她扬声问道,语气平稳,听不出任何异常。
张伯终于放下了他的小镊子,浑浊的目光扫过那满满一筐文件,点了点头。
“嗯,去吧。”
林晚星抱起沉重的文件筐,双臂被坠得微微发酸。
她调整了一下姿势,确保筐子抱稳,然后转身,脚步沉稳地走出了档案室。
身后,那座落地钟的钟摆,依旧在规律地“咔哒、咔哒”。
抱着沉甸甸的文件筐,走在通往经济科办公室的走廊上,林晚星的脚步不疾不徐。
阳光从走廊尽头的高窗斜射进来,在地面投下长长的光斑。
她脸上表情平静,带着点送文件的新人该有的认真,但心底却像绷紧的弦。
刚才那惊鸿一瞥的“日方注资”信息,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涟漪不断扩散。
她一边走,一边飞快地思考着对策。
直接记下编号?不行,太刻意,而且监控可能无处不在。用脑子硬记?
申新七厂,特别报备,日方注资。
这几个关键词反复在脑海中烙印。
传递,怎么传递?
教堂那边刚送过磺胺,短期内再去,风险剧增。
而且这种模糊的情报,红方那边会重视吗?
思绪纷乱间,经济科那扇厚重的、带着黄铜把手的实木门已在眼前。
门虚掩着,里面隐约传来谈话声。
林晚星停下脚步,腾出一只手,屈起指节,在门上不轻不重地敲了三下。
“笃、笃、笃。”
里面的谈话声戛然而止。
“请进。”
一个低沉平稳、听不出什么情绪的声音传来,正是顾征。
林晚星定了定神,用肩膀轻轻顶开门,抱着文件筐走了进去。
经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