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自己这三车?他猛地回头看向自己的卡车,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不好!中计了!”疤脸刘嘶吼一声,也顾不上那批废棉纱了,拔腿就想跑。
但为时已晚。
几支冰冷的枪管已经顶住了他的后腰和脑门。
王稽查带来的稽查员,连同几个不知何时围拢过来的、眼神冰冷的码头工人,彻底封死了他的退路。
王稽查扔掉烟斗,脸上哪还有半分油滑,只剩下肃杀的冷厉。
“疤脸刘,周老板好大的手笔啊!用废棉纱的幌子,替夜枭转移抢来的战略钨砂?人赃并获!带走!”
几乎在同一时间,公共租界,《沪上商报》报馆。
主编办公室内,暖气开得很足。
沈文清,也就是名单上的竹叶青,穿着一身考究的藏青色条纹西装,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锐利而精明。
他刚刚审完清样,那篇题为《日方资本注入,沪上纺织业迎来新曙光?》的评论就放在手边,墨迹未干。
文章用看似客观的数据和分析,巧妙地为几家摇摇欲坠、实则已被日资秘密控制或即将接盘的本土纱厂涂脂抹粉,暗示其在新资本注入下将焕发新生,前景一片光明。
桌上的电话响了。
沈文清拿起听筒,一个熟悉而带着谄媚笑意的声音传来,是他手下一个跑财经线的记者小赵。
“沈主编!大新闻!我刚从申新纱厂联合会那边得到绝密消息!
大丰纱厂的周理事,就是那位周世昌先生,刚刚牵头和日本三井洋行签了个秘密协议。
三井要溢价百分之三十,全面收购大丰、振华、还有永利这几家纱厂。
据说资金已经到位了,就等走流程公告了!”
沈文清眉头一挑:“消息可靠?溢价百分之三十?周世昌肯放手他那聚宝盆?”
“千真万确!”小赵的声音带着发现金矿般的激动。
“线人是联合会高层,绝对靠谱!他还说,三井这次是下了血本,看中的就是这几家厂的地理位置和熟练工人。
沈主编,这可是提振市场信心、印证您那篇评论的绝佳猛料啊。咱们要不要立刻发个号外?”
沈文清的心脏狂跳起来。
作为竹叶青,他的任务就是制造利好消息,吸引更多资金流入日方控制的产业或接盘濒危企业。
这神来一笔,简直是瞌睡送枕头。
他强压激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