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赵嫂端着早饭出来了,热气腾腾的粥和花卷驱散了客厅里略显凝重的气氛。
顾曼婷也睡眼惺忪地下了楼。
饭桌上,大家都默契地没有再谈公事。
顾曼婷叽叽喳喳地说着学校里新来的国文先生多么有趣,又抱怨数学题太难。
顾征偶尔应和几句,眼神却时不时地飘向安静喝粥的林晚星。
饭后,顾征立刻出门去安排兵工厂的事。
林晚星则按照原计划,准备去山洞实验室。
“林小姐,等等。”
赵嫂叫住她,递过来一个用棉布包好的小暖炉。
“拿着,洞里阴冷得很,抱着暖和点。你们这些读书人,不禁冻。”
林晚星接过那还烫手的小暖炉,一股暖意从手心直达心底。
“谢谢赵嫂。”
“谢啥子嘛,你们一天到晚忙大事,我能做的也就这些咯。”
赵嫂摆摆手,又压低声音。
“早上顾先生都没吃多少,眉头拧得紧紧的,是不是遇到难事了?你可得多帮帮他……”
林晚星心中微暖,点了点头:“您放心,我们会处理好的。”
山洞实验室里,气氛却是热火朝天。
秦明远教授几乎是以实验室为家,眼睛熬得通红,却精神亢奋。
他看到林晚星,立刻拿着一个培养皿冲了过来,激动得语无伦次。
“林小姐!快看!快看!NRRL 1951!这活力!这产孢量!太好了!
比我们在上海时培养的那批还要好!简直是奇迹!”
培养皿里,灰绿色的菌落绒毛丰满,散发着勃勃生机。
林晚星仔细看了看,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确实很好。看来重庆的气候和环境,反而更利于它生长。”
“是啊是啊!”秦教授连连点头,又拉着她去看改造中的发酵罐。
“你看这个搅拌轴密封,按照你给的草图,老周他们改用了石墨和石棉盘根,压力测试已经通过了!
还有无菌空气过滤系统,棉花和活性炭填充完毕,正在做检漏……”
他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着进展,每一个微小的成功都让他欣喜若狂。
林晚星认真地听着,不时提出一些问题或建议。
“秦教授,培养基的灭菌一定要彻底,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现在煤炭供应有点紧张,但这一环节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