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的冬日,雾是常客,但偶尔也会有意外的晴日。
阳光艰难地穿透云层,将微弱却珍贵的暖意洒在嘉陵江面上,粼粼波光驱散了连日来的阴郁。
尽管气温依旧很低,但这份晴朗足以让人的心情也跟着敞亮几分。
青霉素量产项目在解决了初期的几个关键技术难题和煤炭供应后,进入了相对平稳的推进期。
山洞实验室里,那几台经过改造的搪瓷发酵罐已经投入试运行,低沉的搅拌声日夜不息。
秦明远教授则是几乎长在了实验室,守着他的“霉菌宝宝”。
记录着每一个细微的数据变化,眼神里的炽热比炉火更甚。
林晚星的工作重心也随之稍微转移。
大规模生产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问题。
现在的人才大量稀缺,管理方便更是漏洞百出。
她需要将系统手册中关于工业化生产的质量管理、流程控制、人员培训等内容,一点点拆解、转化。
形成适合当下条件、能被这些刚从各个岗位抽调来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们理解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手册。
这日,她正在小楼客厅临时辟出的“办公室”里伏案工作。
桌上摊满了图纸、写满公式和步骤的草纸,以及几本厚厚的、从各处搜集来的工程手册和化学书籍作为掩护。
她正在编写《盘尼西林发酵工序操作规范(初稿)》。
【……第柒条:接种操作必须在酒精灯火焰无菌范围内进行,动作需迅速准确。接种后,需立即记录接种量、时间、操作员姓名……】
【……第拾叁条:发酵过程中,每两小时记录一次温度、压力、搅拌转速。pH值检测每四小时一次,使用第叁号校准液校正后方可进行……】
【……第贰拾条:如发现发酵液颜色异常、产生异味或泡沫急剧增多,需立即停止搅拌,报告技术员,严禁擅自处理……】
她写得极其认真,力求用最浅显直白的语言,将重要的控制点和安全规范表述清楚。
偶尔需要插入一些简单的示意图,她便拿起尺规仔细绘制。
阳光透过玻璃窗,在她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柔和的光晕,纤长的睫毛在眼睑下留下细密的阴影。
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市井喧闹,打破室内的宁静。
顾曼婷去上学了,顾征一早就出门,似乎是去应对卫生署那边关于药品审批的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