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洞里依旧阴冷潮湿,但气氛却有些凝重。
秦教授正对着那批结晶唉声叹气。
几个年轻技术员垂头丧气地站在一旁,尤其是那个叫小董的,眼睛都红了。
“林小姐!”
看到林晚星进来,秦教授如同看到了救星,连忙迎上来。
“情况余伯大概跟我说了。
别着急,实验出问题很正常,找到原因就好。”
林晚星安抚道,语气平静而有力,瞬间稳住了场面。
她走到实验台前,仔细检查了使用的酸碱溶液、计量器具,又询问了详细的操作过程。
“pH试纸用的是我上次留下的那批吗?”她问小董。
“是、是的,林小姐。”小董紧张地回答。
“操作的时候,是怎么判断达到终点的?”
“就、就是看试纸颜色,和比色卡对照……”
“比色卡在哪儿?光线怎么样?”林晚星追问。
小董指了一下墙角光线相对较暗的地方:“在、在那儿对的……”
林晚星心里有数了。
光线不足,很容易导致比色判读出现偏差。
“问题很可能就出在这里。”
她拿起pH试纸和比色卡,走到光线更好的地方。
“你看,同样的溶液,在不同光线下,肉眼看到的颜色是有细微差别的。
尤其是这种临界值,差一点点,pH值可能就差出去0.2甚至0.3,足够影响萃取效果了。”
她耐心地演示着,语气没有丝毫责备。
“这不是你的错,是实验条件的问题。是我们考虑不周,没有提供稳定的光源进行比色。”
她的话让原本紧张万分的小董瞬间松了口气,眼泪却掉得更凶了,是委屈,也是感激。
“那、那怎么办?”
“简单。”林晚星笑了笑,“我们做个简易的比色灯箱就好。”
她环顾四周,看到角落里有一些废弃的木料和一块磨砂玻璃。
“余伯,麻烦找工具来。秦教授,您这儿有闲置的小台灯或者手电筒吗?”
很快,材料备齐。
在林晚星的指挥下,几人动手,将木料钉成一个前面开口的小箱子,内部刷白,将磨砂玻璃嵌在前面,后面装上一个小灯泡。
接通电源,灯光透过磨砂玻璃变得均匀而柔和。
“好了,以后所有需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