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二人相视一笑,已经看到了大唐在一位仁君的带领下,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他们谁也不知道。
三年前那场堪称完美的“表演”,是李承乾筹划了整整三个月的成果。
从那个小黄门的当值时间,到他端茶的路线,再到奏疏摆放的位置,甚至连李世民当时的心情,都被他算计得清清楚楚。
他需要的,不是父皇的夸奖,而是像萧瑀这样的朝堂重臣,在心中种下一颗名为“仁厚”的种子。
这颗种子,会在关键时刻,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为他遮蔽一切风雨。……
夜,深了。
白日里的喧嚣与浮华,尽数被浓稠的夜色吞没。
整个长安城,都陷入了沉睡。
太子府,书房。
白日里那个醉眼惺忪、慵懒放荡的太子殿下,早已不见了踪影。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身姿挺拔,面容冷峻的青年。
李承乾站在窗前,负手而立。
他换上了一身玄色劲装,长发用一根简单的玉簪束起,整个人如同一柄出了鞘的利剑,锋芒毕露,寒气逼人。
月光透过窗棂,照亮了他半边脸颊,那双深邃的眼眸里,没有白日里的丝毫迷离,只有一片冰冷的黑暗,能吞噬一切。
书房内,除了他,再无旁人。
他静静地站着,在等待着什么。
突然,他身后的书架发出一声轻微的“咔哒”声,缓缓向一侧移开,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
一道黑影,如同鬼魅般从洞口中闪出,悄无声息地跪倒在李承乾身后五步之遥的地上。
“属下,参见宗主。”
来人全身都笼罩在黑袍之中,声音嘶哑,是两块砂石在摩擦。
李承乾没有回头,声音平淡得不带情绪。
“说。”
只有一个字,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禀宗主,‘惊蛰’计划已完成。突厥颉利可汗主力十五万大军,已于昨夜,在大利城外,全军覆没。”
黑衣人低垂着头,恭敬地汇报。
“尸骨已由‘清道夫’处理,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蜀山’的信物,已留在现场。”
“嗯。”
李承乾淡淡地应了一声,听到的不是一场足以震动天下的大捷,而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颉利呢?”
“被活捉,现关押于城外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