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点,台灯把“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的概念投射在墙上,像两块模糊的影子在打架。我把笔摔在笔记本上,屏幕突然亮起,30岁的我穿着睡衣靠在床头,头发乱糟糟的,手里还捏着本翻卷了角的《教育心理学》。)
她(打了个哈欠):“又在跟这俩词较劲?我就知道你会卡在‘直接’和‘间接’的分叉口——跟当年我备考时一模一样。”
我(把书推到镜头前):“你看!定义写得清清楚楚:‘远景性动机是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动机’,可后面又分‘直接’和‘间接’。什么叫‘远景性直接动机’?难道长远目标还能直接驱动当下的行为?我明天就要考这部分,现在连框架都理不清!”
她(挑眉):“别急着掀桌子。你先告诉我,你现在为什么熬夜啃这本书?”
我:“为了考试及格啊!不然挂科要重修,还影响保研。这难道不是近景直接动机?直接跟眼前的考试挂钩。”
她(从床头柜摸出个橘子,剥皮的手法和我一模一样):“那你考高分、保研,又是为了什么?”
我:“为了将来能进重点中学当老师啊。这算远景吧?可这跟学习本身有什么关系?难道不算间接动机?”
她(把橘子瓣抛进嘴里):“错了。你现在对着教育学原理死磕,难道不是因为你打心底里觉得‘搞懂这些理论,将来才能教好学生’?这种‘学习内容本身对长远目标有直接意义’的想法,就是远景直接动机。”
我(愣住):“可书里说‘直接动机是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
她(突然指着我书架顶层):“看到那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了吗?你27岁带初一时,班里有个男生总不交数学作业,却说长大要当工程师。你当时就用这个知识点跟他聊:‘想画工程图得先会几何,这就像盖房子得先打地基——你现在做习题,不是为了应付我,是为了将来能看懂图纸。’”
我:“他后来……”
她:“后来他每次做题都在草稿纸角落画小房子,期末考进了前二十。你当时在教案上写:‘当学生发现“当下的学习”和“未来的梦想”是直接连通的,就不用催着学了。’这不就是远景直接动机?他的长远目标(当工程师)和眼前的学习(做数学题)直接相关,不是靠‘考高分’‘被表扬’这些中间环节连起来的。”
我(笔尖在笔记本上划拉):“那远景间接动机呢?比如有人说‘我好好学习是为了让爸妈开心,将来能让他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